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IV型储氢气瓶实现三项技术突破装车试跑

   2024-12-02 中材科技3590
核心提示:苏州有限全新研发的70MPa容积210L-IV型储氢气瓶产品搭载知名车企新款重卡车型,成功上路试跑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简称苏州有限)以提升新质生产力为出发点,紧密围绕气瓶产业赛道,从工艺创新、材料升级、技术突破三个方面入手,不断引领创新步伐,实现新领域产品技术不断攻关突破。近日,苏州有限全新研发的70MPa容积210L-IV型储氢气瓶产品搭载知名车企新款重卡车型,成功上路试跑,为氢能重卡市场交出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的储能方案。

挑战“天花板”   实现“三突破”以科技创新实现产品突破

 在试跑的重卡车中,实现储氢气瓶三个重要突破,一是在压力等级突破,首次向市场推出70MPa-Ⅳ型210L大容积气瓶,该车配置10只210L气瓶,储氢量为84Kg,车辆续航达800公里,实现高压力高续航里程目标,目前处于行业前列。二是在材料应用上的突破,70MPa级产品序列全部实现国产化碳纤维应用,给高压气瓶装上“中国强度”防护盾,全面解决高压气瓶依赖进口碳纤维的“卡脖子”难题,进而打通高压气瓶走向市场的“成本关”。三是在缠绕技术上的突破,结合国产碳纤维产业化应用,实现材料-设计-工艺-结构仿真分析一体化,安全、精准把控气瓶强度和缠绕角度,在确保高安全性能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气瓶质量储氢密度,实现高压氢气瓶“轻装上阵。

当好“答卷人”  答好“三道题”以科技创新推动技术飞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苏州有限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解决国家、市场、用户给出考题考卷,在组织答题过程中实现技术飞跃。答好国家出题,早在2008年,苏州有限承担了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863”重大项目“燃料电池车用高压供氢瓶及组合阀研究”,将氢燃料电池气瓶作为公司前瞻性储备产品开展研究。2018年,在国内研制成功车用压缩氢-天然气气瓶(HCNG),全面掌握临氢材料热处理关键工艺技术,建立了国内车用HCNG气瓶企业标准,通过全国气瓶标准技术委员会审查备案。答好市场考题,在IV型储氢气瓶容积制定上,公司准确把握市场客户真实需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在更高压力和更大容积里找到了一个更为平衡的答案。苏州有限副总经理李桦圣认真地介绍:“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逐步推广,需求规格集中在200L以上容积的车用氢气瓶。比如,氢燃料电池重卡车型对于供氢系统框架的规格尺寸是有严格限制的,210L规格IV型瓶因其尺寸小、组装灵活,可适用多种车型,最高可以配置10个气瓶。”而且,这个答案不只局限于重卡领域,210L的规格可通过不同气瓶数量的灵活组合,配置于小中型商用车、客车,甚至应用到机车、轨道交通等多个场景。 答好用户考题,公司贴近客户请用户“出题”达到“用户有需求,公司有产品”,在为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我国新能源智能城际市域动车组CINOVA H₂每个列车提供60只70MPa 140L氢气瓶时,公司组织“党员攻关小组”技术人员开展为期一年多联合攻关,最终实现成功应用。作为氢动力列车,该车续航里程长,时速160公里运行时续航达1200公里,时速80公里下续航达3000公里;加氢速度快,列车注满氢气只需15分钟;载客量大,最大载客量超1000人。 

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吉增香介绍:“目前公司实现气瓶全场景、全压力、全规格、全尺寸、谱系化、系列化。在商用车、乘用车、船舶等领域,在空间有限、重量敏感、需要长续航等综合要求下,必将加深Ⅳ型储氢瓶压力与应用的‘捆绑’。用户要什么,我们就可以对应开发出什么规格的气瓶。目前国内大部分气瓶企业,推出的是35MPa-IV型氢气瓶,其70MPa-Ⅳ型大容积储氢瓶更多停留在技术研发层面。相较35MPa-IV型氢气瓶而言,70MPa-Ⅳ型储氢瓶储氢密度更大,储氢效率更高”。

做好链长建好“三个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维护好全产业链生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Ⅳ型储氢瓶主要原材料,如碳纤维、瓶口阀及内胆等技术要求高,主要依靠进口。为努力摆脱核心材料的进口依赖,实现储氢环节的降本目标与健康发展,公司始终重点关注车载储氢气瓶核心原材料及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研究,目前已成为国内成功开发并掌握35MPa、70MPa储氢气瓶国产碳纤维应用技术的气瓶企业。公司将继续与国内相关材料及零部件生产商密切合作,在70MPa-IV型储氢气瓶、氢储运装备等产品中深入推进全国产业化进程,打破行业发展壁垒,实现效能最大化。

加力带动创新链,协调创新推动产业。苏州有限与佛山仙湖实验室正式成立“氢储运装备联合研发中心”,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协同、平台共建等系列举措,协同攻关IV氢气瓶产业化技术、智能氢储运检测技术、新一代储氢技术等行业重难点课题。公司还牵头产业上下游领军企业,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院所及大连锅检院、中国特检院等检测评价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工信部2023年度70MPa-IV型储氢瓶重点产品“一条龙”应用示范推进机构,不断推进我国70MPa-IV型储氢瓶示范应用。 深化制度改革链,从体制机制变革中获得新动能。公司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结合自身发展要求引入股权激励为企业发展赋能。自实施核心骨干员工股权激励以来,核心骨干队伍不断壮大,公司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勇担央企责任,抓机遇、重改革、控风险、稳效益,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生产经营稳中有进,重大专项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此基础上,公司还依托“三链”平台聚人才,构建人才链强大的智力支撑。产业链是基础,创新链是动力,改革链是保障,人才链是以上三链的主体力量。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产业链、创新链、改革链融合,需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人才链。既需要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也需要大批量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技术工人。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的关键人才是卓越企业家,围绕创新链构建人才链的关键人才是战略科学家。苏州有限始终坚持“人才强企”的人力资源理念,提出“2345人力资源规划目标”,积极探索公司发展、科技创新和员工成长有机统一的机制体制,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两个百人团队已初具规模,近3年技术人才增加90%以上,销售人才增加50%以上,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实现近70%的增长。目前,苏州有限已引进培养多名优秀博士、技术总监、质量总监、销售总监等高端人才,拥有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5名,专家技术团队日益壮大。

 为支持氢能战略布局,苏州有限还重点成立公司科技委员会,全力支撑公司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苏州有限执行董事张元正强调说,今年是公司成立二十周年,站在新的时间节点,公司科技委目标就是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产业探索和前瞻技术布局,加大关键技术攻坚力度,加快培育创新人才,努力建成国际领先的氢能储运装备研发创新平台,推动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高度。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