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政策限制,巨头撤退,海上风电怎么干?

   2025-01-24 风电观察段伟林1360
核心提示:欧美若缩减开发计划,与中国的差距可能会扩大

特朗普对风电的“蔑视”已然成为美国风电未来 4 年发展的一大阻碍。德国以极右翼德国选择党为首的反可再生能源运动日益壮大,其党派推举的德国总理候选人魏德尔一番“若当选,将会拆除所有风机,拆掉这些象征耻辱的风机”的言论引发广泛关注,为德国风电埋下争议的种子。

各国对海上风电用海管理的政策引导直接关乎海上风电的发展节奏。目前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并大批量并网的国家并不多,以亚洲、欧洲为主,其中中国海风装机量占全球超半数。欧美若缩减开发计划,与中国的差距可能会扩大,在这样的趋势下,海风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欧美海风进展皆不及预期

实际上,就算特朗普不打压风电,美国海上风电发展也远不及预期。供应链的瓶颈,经济通胀等原因大幅推高海上风电项目的成本,根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所2024年8月公布的测算,美国海上风电的成本预计为0.125美元/千瓦时,比一年前上涨约45%。这导致项目盈利预期迅速恶化。

与此同时,审批流程、设备供应、航运、劳动力、电网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限制美国海风发展的因子。

项目可预见的亏损使得石油大亨等跨国能源巨头逐渐降低甚至失去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业务的投资兴趣。

仅2024年年底,就有三大巨头宣布撤回投资。海上风电巨头丹麦沃旭能源公司于2024年11月宣布,取消在美国新泽西州建造两座海上风电场的计划,并计划退出挪威、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风电市场。

法国道达尔能源也终止了美国Attentive Energy海上风电项目3GW的开发计划,其指出特朗普将给海风开发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荷兰石油巨头壳牌(Shell)于2024年12月,宣布停止对新的海上风电进行投资,退出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并拆分其电力部门,旨在提高盈利能力。该公司将继续开发已在建的海上风电项目,不会领导新的海上风电发展。

英国石油公司(BP)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也有类似的市场行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收缩,重新聚焦传统能源。

据外媒援引美国能源信息局和国际能源署统计数据,从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撤回或推迟项目合计装机容量至少达600万千瓦。这个数据相当于2023全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100万千瓦的一半以上。

欧洲风电发展同样不及预期。据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最新数据,2024年欧洲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只有15GW,远未达到 30GW的年度装机目标。其中欧洲海上风电仅新增了2.3GW。

缓慢而繁琐的许可是风能扩张的关键障碍,欧洲电网的缺乏和电气化缓慢也阻碍了风力装置的增长。如德国 900MW的 Borkum Riffgrund 3 海上风电场截至1月中旬已完全安装完毕,但该项目要等到 2026 年才能并网。

并且,由于许可缓慢和电网延迟,欧洲海上投资较陆风已经落后。不过,好消息是企业购电方面的兴致仍然很高,去年风电占欧洲新增可再生能源购买协议 (PPA) 的 50%。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美国海上风电市场的萎缩对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影响微乎其微,毕竟中国整机产品已近四年没有对美出口。

而欧洲风电仍是中国企业需要争取的市场,毕竟欧盟有一个到203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吉瓦的宏伟目标。2024年欧洲的风电拍卖中授予了 37GW的新增风电容量,创下了历史新高。欧洲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加快新项目的推进,而这些项目也需要让风电场开发商和消费者获得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

中企出海欧洲各显神通

1月14日,国投电力主导开发的最大海外风电项目英奇角(Inch Cape)欧洲海上风电项目迎来新进展。几个月前,该项目因其最终采用维斯塔斯的风机而受到行业关注。

虽然该项目并未选择国产风机,但其使用的仍是国产制造的单桩及导管架。本次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造的是18套导管架、24套单桩过渡段和配套钢桩,这也意味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建造实施阶段。

可以看到,虽然中国风机在欧洲市场仍面临复杂艰难的营商环境,但海上风电的产业链上仍有中国企业在持续发展。

英奇角项目使用的海底电缆也将由东方电缆供货。有业内人士分析该企业发展历程指出,其通过低电压等级产品进入欧洲市场,获得业绩与经验。随后与本地工程承包企业组成联合体进一步获得市场订单,以参股形式获得英国公司部分股权,迈向项目与产能投资,实现了海外经营本土化,一步步深入欧洲市场。

相较产业链的其他环节,整机商想要深入欧洲,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如漂浮式风机就是打开欧洲市场的有效抓手。

图片来源:漂浮式风电技术现状及中国深远海风电开发前景展望[J].中国海上油气,2024,36(2):233-242.

欧洲在漂浮式风电上早有探索。到2024年英国、法国、挪威、葡萄牙、意大利等国都在漂浮式风电发展上更进一步,如提供资金或划定“科技自由区域”用于深远海风电项目研发建设等。欧美巨头虽有相应的技术储备,但现阶段除西门子歌美飒外并无意愿推出容量更大的风机产品。

而中国整机商产能充足,也有信心按时交付超大型机组。其中,明阳智能攻势最为凶猛。2024年8月,意大利开发商Renexia与明阳智能签署谅解备忘录(MoU),目的是在意大利建立风机组件生产基地,并为Renexia的Med Wind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提供18.8MW浮式风机。该项目一举成为中企首次与国际开发商合作的浮式海上风电场项目。此外,明阳也有可能获得来自英国的大额订单。

中国整机商在欧洲更加活跃。近期,法国能源监管委员会在评估法国海域的最新规划的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招标文件时表示,中国风电整机正在积极参与竞标法国海上风电项目,其中明阳智能、东方电气、金风科技和中船海装的机型都在列。与此同时,相关企业的漂浮式样机也在国内示范项目中陆续下线。

中国整机商的快速布局必将给西方巨头带来新的挑战,这也频繁引起欧洲政府及相关机构的警惕和质疑。完善的供应链、更短的交货周期、先进的机型以及更加宽松的付款条件和灵活的商业模式,在这场海内外整机商的对决中,中国整机商能做的就是不断为出海累加更多筹码。

中国海上风电:“敌进我进,敌退我进”

我国风电完成从跟跑到领跑蝶变的过程无需多言,如今中国占据海上风电领域的主导地位,即便西方海上风电减速,中国海上风电仍将保持持续发展态势。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预测,2025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规模约为10500万千瓦—11500万千瓦,其中,陆上新增规模约9500万—10000万千瓦,这意味着海上风电的规模将在1000万-1500万千瓦。

对比近三年数据来看,2023年中国海风新增装机量高达980万千瓦,仅次于2021年的1567万千瓦。2024年海风预计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将达80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有望突破4500万千瓦。

2025年海风无疑将迎来又一个建设小高峰。一方面,过去几年,由于部分项目延期,招标量与装机量间有相当大的差距。海上风电建设节奏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明显加快,整机单位千瓦价格总体止跌回稳,建设安装成本有所下降,电网接入条件持续改善。山东、广东、海南、江苏新增装机容量将排名前列。

另一方面,作为十四五收官年,央国企及地方政府的规划需要兑现,与此同时,叠加部分地方补贴政策或电价政策的调整预期以及深远海规划出台预期,对装机量都有促进作用。

国内伴随着“单30”布局原则的确定,对深远海市场的挖掘将成为企业重点。现阶段的深远海风电处在起步阶段,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可靠性的验证,另一方面就是降本。综合业内多方数据,从2024年前全球已经试运行的漂浮式风电来看,单位千瓦造价基本在3万元以上,甚至高达4万元~5万元,与固定式海风场约为1.2万元~1.5万元相比,价差一倍以上。

从2025年到2030年,主机和平台成本有望大幅下降,整体造价降低40%~56%。国内正在建设漂浮式风电项目也在向降本50%努力。

根据《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的数据,深远海风电预计在2028年后逐步实现商业化发展。

大型化仍是海风主要的降本路径。因为海上风电项目BOS成本(非设备初始投资)占比明显高于陆上风电,通过大型化手段实现非设备成本摊薄潜力更大。在海上风电开发中,水面上(设备)成本仅占全部投资的23%,BOS 及运维成本占比达2/3。

对海上风电边界的探索将是风电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目前已有包括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中车株洲等多家整机企业,完成了对20兆瓦级及以上海上机组的布局。

海上风电行业虽面临着种种挑战,然而,作为能源转型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如今,海上风电的生存已不成问题,重点在于如何发展,以契合快速演变的能源格局需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