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暂停对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将其实施时间推迟到2025年3月4日。
就在两天前,特朗普刚刚签署行政令,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
据悉,特朗普2月3日曾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墨西哥总统辛鲍姆通话,在获得两方在边境问题上的保证后,特朗普推迟了对墨、加加征关税。
由此可见,之前宣布的加征25%关税不过是特朗普向墨、加在边境问题上施压的手段,而非真正想要向美国的盟友征税。
但在对待中国时,特朗普并没有急于与我国领导人电话沟通,以试图化解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新贸易战。特朗普在白宫被问及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时表示“这很好!”
特朗普对于中国加征的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周二上午12点01分(格林威治时间05点01分)生效,适用于价值4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
贸易战之前,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是3%,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税率是2%。贸易战之后,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涨到了19.3%,比从前高了6倍。
负极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的负极材料企业,可以承受的关税极限是多少?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负极材料企业的毛利润在5%-20%之间,加征关税假如中国负极材料企业承受一半,进口商承受一半,就相当于最高能承受30%到40%的关税。现在的关税税率,如果再加上30%到40%,中国负极材料企业的出口利润将完全丧失。
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关税反制措施,(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对中国来讲,首当其冲的依然会是直接贸易。美国是中国负极材料第三大出口市场,加征关税的结果短期内必然是中国出口份额的下降。同时,特朗普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关税范围或提高税率,尤其是针对新能源产业链等战略领域。
当然,对于负极材料行业来说,由于其行业集中度极高,且在高性价比人造石墨领域主导市场。短期难以被替代,但高端产品(例如硅基负极)需加速突破以维持溢价能力。据统计,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216.73万吨,中国负极材料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8.5%。销售量方面,全球销售量208.73万吨,其中中国占比高达98.4%。加征关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拉动中国海外生产比重。
这也就是这两年我们看到的,负极材料企业出海热的一个主要原因。加征关税在未来的一年一定会加快负极材料企业海外布局的速度,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和范围。
同时,因为美欧的消费能力较强,走出去的负极材料企业可以有更多的风险冗余去做高端的产品,赚取更高的利润。而不必只走国内价格内卷的一条路。
数据来源:ICC鑫椤资讯
长期来看,中美双方互加关税的升级最终会带来世界贸易秩序的混乱。不过混乱对于中国负极材料企业来说却是一个阶梯,有助于倒逼企业拓展欧洲特别是俄罗斯(受碳关税影响较小)、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同时,全球供应链基于自身安全性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加快本地供应链体系的建立。
一方面,欧洲、北美、日本、东南亚、非洲都会逐渐发展出本土的负极材料生厂商,北欧北美则会以天然石墨负极为主。另一方面,中国负极材料企业海外建厂的步伐会加快,不过这也需要在规划布局之前先绑定供应商和下游厂商,为中国企业提前排除建设风险,打通关系,找好渠道,才能使海外建厂更为平滑,后续发展更为顺利。
作为负极材料行业会议的天花板,往届的锂电负极材料市场及前沿技术高峰论坛都吸引了负极材料上下游的各类企业的参与,上届规模达到1500人+。今年3月12日-3月13日在常州举办“2025(十八届)锂电负极材料市场及前沿技术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国际天然石墨及应用市场高峰论坛”更是吸引到来自德国和日本的头部车企确认前往寻求负极生产设备的供应商,以在本土建设负极材料生产厂。
同时,来自印度和南非的下游厂商寄希望于在本次论坛中寻求合作方。因此,本次论坛将特设企业对接会,为供需双方提供直接有效的对接渠道,促进合作机会的无缝对接。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