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正在成为现实。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新能源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并推出一系列配套机制。
新能源入市交易后,将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成本,各类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体现,更好引导新能源与调节电源、电网协调发展,助力构建更加高效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
伴随市场化时代的到来,光伏、风电、以及储能行业再度迎来巨大利好,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储能将加速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和盈利模式。
“双碳”目标下,随着储能度电成本不断下降及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不断进步技,全球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不断攀升,尤其是工商业储能作为近两年增长最为快速的储能细分赛道,其应用场景持续增加,区域市场分化明显。
不断变化中的工商业储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工商业储能各方面技术产品在不断创新迭代,另一方面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商业模式更加多元化。同时,电网应用负荷的峰谷波动性所决定的工商业储能刚性需求以及投资成本的快速下降都推动着工商业储能的蓬勃发展。
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预计2025年工商业储能增速将达到50%以上,海外市场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工商储在国内率先大规模应用,随着国内企业将开发市场转向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中部省份。GGII预计2025年中部省份高耗能客户订单陆续释放,带动出货占比提升,同时区域多家高耗能企业联合进行百MWh级集采或成趋势。
相较于国内工商业储能多数峰谷套利场景,海外工商储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除欧、美、澳工商业储能市场规模较大,其他地区单个市场较小,分布分散,且应用场景多样化,难以标准化,中小企业出海仍有较大机会。
GGII预计2025年海外工商储将迎来增速100%以上的增长。
多方观点都认为,2025年,分布式光伏加工商业储能的一体化需求仍将快速上涨。
当前,已被发掘的工商业储能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中型工商业场所,单独配置或光储(充)一体化配置,光伏自发自用,储能以进行削峰填谷、需量管理,能够降低用电成本,并充当后备电源应急;零碳园区/园区微网,储能起到平衡发电供应与用电负荷的作用;高耗能企业,钢铁厂、水泥厂、发电厂、石油炼化厂等高能耗大户,用电负荷较大,不受终端电价限制,项目需求体量大;台区储能,主要解决基础配电网接入能力不足,通常涉及到电网公司、发电央企,试点规模较大;以及数据中心、5G基站、换电重卡、港口岸电等应用场景。
在(光)储充、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扩大、分布式光伏配储政策带动下,细分场景下工商业储能有望加速规模化应用,同时细分行业、细分场景与工商业储能的结合将进一步加强,在零碳园区、港口岸电、光储直柔、石油+储能、微电网等典型应用场景的储能需求持续扩大。
作为能源生产大省,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省的山东,一方面其2024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了煤电;另一方面,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耗能行业依旧是山东的主要支柱产业。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山东省累计光伏装机约73 GW,位列全国第一,累计风电装机约27GW,位列全国第五,新型储能装机约15.5 GWh,位列全国第三。
这也意味着,山东高耗能产业园区通过降低能耗实现降本减碳任务艰巨,但其新能源装机量的攀升也赋予了其降本减碳的独特优势。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