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2025年4月2日,美国白宫发布第14257号行政命令,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等法规,将对全球大多数国家征收关税,自4月5日起先行实施 10% 基准关税,随后于4月9日起针对与美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课征更高「对等关税」。
然而,在美东时间4月9日,特朗普总统对外宣布:除了中国可能将继续征收高额对等关税外,其余国家之高额对等关税将暂停 90 天,在此期间将回归实施10%的基准关税。但截至本文撰稿时,该消息尚未有官方行政命令释出,且 90 天后的对等关税走势尚不明确,因此 Infolink 本文以初始宣布之对等关税来分析可能影响:
本次分析聚焦光伏主要制造国家,并以最初的对等税率列表显示,综合当前实施中的双反调查等贸易壁垒进行分析,以下须注意的是:
多晶硅料与光伏硅片皆豁免本次基准或对等关税,下列税率表格适用输美最终产品为电池或组件。
下文与表格皆假设本次对等关税对于组件产地的认定为电池生产国,例如:使用印尼电池但在越南进行封装并出口之组件,认定其组件产地为印尼,因此对等关税采计印尼税率,但实际认定方式仍以美国海关(CBP)判断为准。
光伏电池、组件主要制造国输美关税统整(依初始宣布之对等关税梳理)
单以税率来看,土耳其、印尼与印度输美之光伏电池、组件理论上最具优势,输美仍具性价比,但实际上,输美供给仍须考虑到各国电池实际产能,例如印度、土耳其因本土电池产能较为稀缺,甚至不足以供给当地组件端,并且美国当前同样面临电池产能不足的问题,在对外实施贸易壁垒的背景下,推测美国光伏市场短期内仍需从印尼、老挝等电池产能较完备的国家进口光伏产品,综合考虑下,又以印尼产品最具竞争优势。
此外,中国产品即便叠加税率后,因为具备成本优势,产品直接输美价格其实仍具竞争力,然而,因美国双反调查具回溯性,若中国厂家当年度因双反税率较低而大量出口美国,未来双反调查时厂家便可能被列为「中国实体」(China),单反倾销税率就高达 238.95%。故在当初双反实施后,中国光伏厂家为避免政策风险,近年鲜少将产品直接输美,所以即便特朗普本次针对中国大幅调升税率,对于中国光伏厂家的影响仍相对有限。
光伏供应链与市场展望
综上所述,对于美国光伏市场来说,电池产能不足是当前关键问题。2025 Q1 美国组件产能达 50.5 GW,但本土电池产能仅有 2.3 GW,排除薄膜组件产能后,美国仍有约 37 GW 的电池产能缺口,预期美国仍需进口印尼、老挝产品,但假设印尼、老挝无法完全支撑订单需求,推测部分量体可能还得从印度或有双反税率的马来西亚进口,总体来看,税率上升势必将推高美国光伏项目成本,供应链价格可能也需调涨以应对关税压力。
随着各国持续与美国磋商关税条件,若未来仍有高额对等关税风险,光伏制造商可能亦须调整海外布局,可能逐步转向税率较低、产能尚未饱和的中东或非洲地区,以分散政策风险,最终能否建立多元市场销售与品牌价值,将是厂家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