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江苏发布《江苏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2025-04-16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1970
核心提示:文件提出,以整治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内卷式”竞争为抓手

4月16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发布《江苏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文件提出,以整治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内卷式”竞争为抓手,加强产业专利纠纷态势分析,最大程度发挥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及时定分止争的关键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服务。

详情如下:

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江苏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知识产权局,局机关各处室,局所属单位:

现将《江苏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2025年4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苏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总体安排,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保护和运用、数量和质量、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有力有序推动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提质增效,把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助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二、主要任务

(一)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微改革”行动。立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着力点,面向知识产权保护瓶颈制约、促进知识产权制度发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联动基层在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执法方式改进、政策制度突破等方面,实施一批知识产权保护“微改革”项目。通过小切口、小而精的改革,探索高效务实的知识产权保护举措,打通一批堵点难点问题。

(二)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共同体”建设行动。全面提升专利预审质量和效益,着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综合服务能力,高效统筹全省快速协同保护服务资源,积极拓展快速协同保护服务网络,建立资源共用、信息共享、运行共管、效果共评的管理机制,打造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共同体”,形成多方协同、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三)知识产权涉外护航行动。加强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建设和布局,深入开展针对“337调查”、跨境电商诉讼、商标恶意抢注等纠纷的预警监测,及时为企业产品出口、技术合作、品牌输出等提供专业化服务。搭建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联合商务、贸促等部门对境外重点展会参展商提供出口产品知识产权合规体检,开展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咨询、培训等公共服务,提升企业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纠纷处理能力。

(四)知识产权保护筑峰行动。支持南京、苏州、南通等设区市在提高法治化水平、强化全链条保护、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国际合作交流、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突出法治引领、系统集成,切实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仲裁、调解协同衔接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网络,在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上积极作为。

(五)知识产权执法能力锻造行动。强化知识产权领域执法专业指导,落实省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书面批复备案制度,做好《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和调解办法》《商标行政执法证据规定》等法规规范的贯彻落实。分层次组织执法人员培训,深入开展案例研讨、技能比武等活动,着力提升案件办理质量效率。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纠纷行政裁决试点,推动各地强化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力量,通过简案快办、大案联办、繁案精办,切实缩短侵权案件处理周期。定期组织开展专利商标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提高全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规范性。

(六)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协同行动。深化与法院系统协作,开展信息双向通报,在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专利代理违法行为、恶意重复侵权等方面形成合力。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充分运用“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模式,依托“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效率。完善技术调查官工作机制,健全和利用技术调查人才库,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中专业技术问题认定途径科学化,促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标准和司法保护标准统一。

(七)知识产权智慧监管赋能行动。推动知识产权监管数字化转型,丰富江苏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和维权案件统计,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改革,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侵权违法风险监测、线索摸排、侵权判定等知识产权保护场景中的应用,支持面向知识产权保护等垂直细分领域,开发智能体、应用程序、智能生态等形式的大模型产品,赋能知识产权保护。

(八)知识产权“护新”行动。持续加强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与实践,多措并举助力新兴领域发展。加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推广《江苏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运用指引(试行)》,促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提质扩面。积极应对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新需求,广泛宣贯《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以整治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内卷式”竞争为抓手,加强产业专利纠纷态势分析,最大程度发挥专利纠纷行政裁决及时定分止争的关键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服务。

(九)知识产权“守护消费”行动。面向民生热点、商贸流通、重点展会、地理标志等重点领域,聚焦平台电商、专业市场、直播带货等重点环节,开展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协同市场监管执法队伍,加强驰名商标,以及中华老字号、涉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等知名商标保护,严厉查处店面招牌“套牌”、将他人商标设为搜索关键词、“傍名牌”等商标侵权,擅自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冒用或者伪造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等地理标志侵权和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

(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浸润行动。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宣讲、试点成果介绍、重大案件发布等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果,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和知晓度,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探索形成资源集约、协同高效的知识产权全媒体传播体系。建立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广泛听取知识产权保护意见建议,及时回应企业诉求。

三、保障措施

省知识产权局加强与省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的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抓好落实。推进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以及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淮海经济区等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着力服务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大局。深化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战略合作,积极拓展在技术事实调查、人才队伍培养、专利质量排查、海外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合作空间,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与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合作模式,充分释放服务地方发展效能和潜力,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提供有效支撑。支持各地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层面知识产权相关试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总结和推广创新经验,宣传典型案例,营造全域谋划、全面关注、全力推动的知识产权大保护良好氛围。各设区市知识产权局要高度重视,完善工作机制,确保行动有效落实。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