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派能科技公布其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其呈现出“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公告显示,派能科技一季度营业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1.72%,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817.32万元,而上年同期其盈利超400万,净利同比猛跌1054.32%;扣非净利润亏损5542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量401MWh,同比增长60.28%。销售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轻型动力与工商业储能双轮突破。面向电动两轮车等轻型动力市场,公司成功切入头部企业供应链并实现批量供货;针对工商业储能场景定制化开发的解决方案,凭借前期市场拓展积累的客户资源与项目经验,逐步转化为新增量,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2、钠离子电池业务量突破。作为前瞻性布局的战略板块,钠离子电池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尽管目前市场处于拓展阶段,未达规模效应,但其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优势,已初步验证了铅酸替代技术路线的市场可行性,为后续规模化推广奠定技术应用基础。
并提及,尽管公司短期利润受价格竞争及新业务投入影响,但随着后续家储市场需求回暖、工商业储能项目落地,叠加轻型动力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降本,公司有望实现“量利双修复”。
2024年派能科技业绩承压
从此前业绩上来看,派能科技的营收与净利润一直在“缩水”。2022年企业营收60.1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71亿元;2023年企业营收33.5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6亿元。
2024年公司总营收超20亿,同比下降39.19%,归母净利润为0.41亿元,同比下降92.04%。
2024年其营收的减少是受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及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双重影响,公司储能产品销售价格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下游企业持续去库存的策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挑战,对公司经营业绩形成显著下行压力,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截止4月23日,派能科技市值为93.92亿元,相比于2022年8月的764.71亿元的最高点,已经缩水超650亿。
涉及3人,副总裁一职变动频繁
2025年,派能科技多位高管变动。
2月27日,派能科技公告称,同意聘任蔡雪峰先生为公司副总裁,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而3月14日,有两位80后副总裁集体辞职。
施璐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公司不再认定施璐先生为核心技术人员。冯朝晖先生因个人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任后仍在公司任职。 综合来看,派能科技当前面临较为严峻的困境,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的挑战不容忽视。但公司在产品销量上的增长潜力、对新业务的战略布局,又为其发展带来一线曙光。未来,派能科技能否突破困境,值得关注。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