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切寻求新的产业投资机会的民营企业家们将资本猛烈地砸向炙热的光伏产业。他们能如愿以偿地获得预期的高额回报吗?
文 Ada Qin、Rice Mi和Rachel Lu
原题目《太阳能真相》
江苏宜兴的蒋彭曾是一家电动自行车制造企业的董事长。两年多前,已经积累了数千万元资本的蒋彭面对电动车行业的激烈竞争想到了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无锡尚德电力(NYSE:STP)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并瞬间诞生了中国首富施正荣的消息昼夜间传遍大江南北。眼看着近在咫尺的无锡尚德创造的奇迹,蒋鹏怦然心动。他下定决心:将数千万资产投入到炙手可热的光伏产业。
蒋彭迅速找到了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的联系方式,并随即致电这位已经与太阳能打了30多年交道的业界泰斗――告知其伟大的计划并询问该如何开始。“除了资金,你能否还能说出一、两点你觉得你可以在光伏行业生存并且发展的优势吗?技术?人才?市场?”孟宪淦直截了当地问道。尽管面对孟宪淦的质疑,当时的蒋彭无言以对,但他仍然坚持要去试试。“建议你一定要去做一番彻底而详细的调研再下手。” 身为旁观者的孟宪淦无奈地说,调研的结果让蒋彭最终放弃了投资光伏的计划。
在“尚德效应”之后,中国的民营企业投资光伏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两年多来,接听民营企业家们打来咨询光伏产业投资机会的电话已经成了孟宪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其中传统制造业――如服装、纺织行业的民营企业家热情更高,乃至山东的毛巾生产厂、浙江海宁的皮革制品厂都跃跃欲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垂涎“高科技”、“高回报”的绿色产业无可厚非。自无锡尚德率先在海外上市以来,短短两年内中国大陆已经有9家光伏企业成功在海外挂牌,这其中不乏脱身于传统行业的民营企业。
然而,这些看似风头强劲、并在迅速扩张产能的海外光伏上市公司暗地里却都面临发展、乃至生存的挑战。以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商为例,据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European Commission JRC)于2007年9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受上游硅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2006年中国光伏电池、组件厂商全部产能的实际使用比例仅为35%。相比之下,日本和欧洲厂商的产能实现率则分别达到了77%和61%。
2007年,上游硅原料的紧张局势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据去年5月在美国上市的南京中电光伏公司(Nasdaq:CSUN)市场部经理王立立透露,目前中电光伏6条生产线的产能已达192MW(兆瓦),不过预计2007年全年的发货量恐怕仅为78MW至83MW。在去年第二以及第三季度,中电光伏分别出现了数百万美元的净亏损。导致亏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生产太阳能电池必备的硅片原料。由于没有长期稳定的上游原料供应商,中电光伏倍受硅片价格疯涨的煎熬。在中电光伏去年第3季度披露的财务报告中,硅片的成本已经占到了生产总成本的89.2%,而产品的毛利率已经从原先的超过16%降到了5%以下。上市后仅几个月,中电光伏便在美国被投资者以“未在上市材料中披露原材料短缺”为由遭遇集体诉讼。
事实上,即使已经稳居全球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第二位的无锡尚德电力也不得不为寻找硅原料而奔波。2007年尚德电力的产能已达540MW,出货量为364MW,而到2008年尚德计划将产能再翻一倍,扩张到1GW(1,000MW)。另一家在中国占据光伏电池产业链条多个生产环节而颇具实力的天威英利(NYSE:YGE)也计划将产能从目前的200MW大幅提升至600MW。对硅原料的争夺在2008年可能会变得异常激烈。
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与“某家”硅原料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成了江苏的林洋新能源(Nasdaq:SOLF)对外发布最为频繁的消息。为取得上游硅原料,林洋新能源通过其母公司参股国内新建的多晶硅生产商徐州中能,但又因该公司未能兑现其在2007年供给林洋5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承诺而不得不取消了与他们的长期合作关系,并转而投向其它国际厂商的怀抱。据估计2007年林洋新能源的产能使用量低于35%,其目前光伏电池和电池组的总产能已经达到240MW。
光伏产业发展的焦点直指最上游的硅原料供应商,而他们也的确成了光伏产业链上的宠儿。据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Wacker Chemie AG)最新公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业务年度里,这家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市的化学集团的销售额和利润双双创下令人侧目的新纪录,而导致纪录诞生的决定性因素是瓦克多晶硅部门向光伏产业的扩张。与2006年相比,瓦克多晶硅产量增加了30%,达到了8,100吨,全年销售额高达4.57亿欧元,增长40%。尽管能源成本增加,其息税前利润(EBITDA)仍然达到1.82亿欧元,猛增54%。
目前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料的供给仍然掌握在以瓦克化学为代表的7、8家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司手中。这些公司多半是曾经为半导体行业服务(半导体几多晶硅纯度要求一般为12个“9”,而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