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武威:开启工业强市大幕

   2011-12-13 甘肃日报马顺龙11790
核心提示:  甘肃电投辰旭公司技术人员在检查1兆瓦光伏示范性电站设备运行情况。本报通讯员姜爱平  特别提示  两年来,武威市主要经济

  甘肃电投辰旭公司技术人员在检查1兆瓦光伏示范性电站设备运行情况。本报通讯员姜爱平

  特别提示

  两年来,武威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武威建设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时期。

  去年,武威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十一五”总量的40.6%,增速是上年的7倍;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十一五”总量的27.85%,增速比上年加快6.3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十一五”总量的28.67%,增速比上年加快7.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上缴税金4.41亿元,增速比上年加快7.23个百分点。

  今年至10月底,武威市实施投资规模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25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5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工业上缴税金比上年同期增长43.41%。

  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武威工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武威市按照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奋力开创武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两年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武威建设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时期。

  抓住机遇 推进跨越式发展

  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发展和藏区发展等重大政策,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循环经济和金武一体化规划,为武威市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省政府批准实施《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更为武威市推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政策支持。

  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工业发展滞后,是武威现阶段最突出的矛盾,加快工业发展是武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全市科学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核心,就是要大力发展工业。没有工业的超常规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为此,武威市委不断深化市情认识,确立并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引项目、找矿藏、建园区、上规模、增效益,抢抓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型产业和高载能产业向西部地区加速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区位、土地、光热、风能和农产品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富余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加快发展化学工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强力推进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武威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使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去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十一五”总量的40.6%,增速是上年的7倍;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十一五”总量的27.85%,增速比上年加快6.3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十一五”总量的28.67%,增速比上年加快7.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上缴税金4.41亿元,增速比上年加快7.23个百分点。今年至10月底,全市实施投资规模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25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5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工业上缴税金比上年同期增长43.41%。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武威市工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创新理念 开启工业强市大幕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平台。武威市坚持科学规划,集中布局、聚集产业、企业化运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环境,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已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产业配套、结构优化的“两园七区”发展格局。目前,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到352户,工业园区聚集和承载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两年来,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新入驻投资规模千万元以上项目115户。

  武威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为轻工、食品、生化、机械,力争建成集科研、开发、加工及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工业集中区。黄羊工业园区主导产业为面粉加工、葡萄酒酿造、啤酒麦芽、特种药业,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特药生产基地。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发电、太阳能多晶硅产业,建成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太阳能发电试验示范基地。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突出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积极发展光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及煤化工、盐化工产业,打造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民勤城东工业集聚区以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沙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为主,建设循环型特色绿色食品工业区。古浪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特色产业,打造全省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循环型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天祝金强工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冶金、矿产品加工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碳基新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天祝炭山岭能源工业集聚区以煤炭资源深度开发和水力发电为主导产业。

  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的建设是工业发展的新亮点。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武威处于全省发展后进阶段的基本市情,针对武威城小乡大、工弱农强、以城带乡能力弱、以工促农条件不具备、城镇化水平低的实际,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市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作出了建设金大快速通道,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的决策,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以金大快速通道为主动脉和脊椎,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成为辐射城乡、聚集特色产业、改善环境条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试验示范区,沿线几乎涵盖了凉州区、古浪县的全部工业,特别是金大快速通道正式动工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园区建设和发展。以威龙公司为主的葡萄酒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和以荣华为主的生化工业园区内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武南煤炭集疏运中心、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等已开工建设;黄羊满家滩、新沟沿及古浪大靖镇积极谋划新的工业园区。以金大快速通道为轴心的160公里产业发展核心带上,一条支撑武威跨越发展的百公里工业长廊雏形已初步形成,工业强市的大幕完全拉开。

  狠抓实干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武威市县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采取上门招商、考察招商、网上招商、节会招商、推介招商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招商,千方百计引进知名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落户武威、落户园区。去年以来,市上领导带队到省直厅局、科研院所、大企业、大集团登门求助、招商引资,先后邀请到40多个省直厅局和133家企业来武调研、帮助谋划和考察对接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一大批项目落地建设。2010年当年全市新开工建设了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92项,建成投产51项,全市完成工业投资达到70.36亿元,是上年的2.8倍。从去年8月份提出建设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到正式启动建设、引进第一个项目入驻只用了40多天时间,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重点项目陆续引进,已签约项目27项,总投资147.43亿元,其中已开工17项,总投资37.7亿元,还有部分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引进建设了电力、水泥、电石、新型建材、碳基材料、化工、食品加工和物流等方面的一大批骨干项目。

  至10月底,全市已新开工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41项,建成61项,还有一批项目正在对接落实,将陆续开工建设。如今,国电电力、华电、大唐、中电投、中广核、中节能、甘电投、山东泰安、酒钢集团、湘电集团、内蒙古太西煤、祁连山水泥、浙江普信、青岛啤酒、山东威龙、福建达利等一批央企和国内知名企业已经入驻园区,为武威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