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光伏家族:李氏兄弟如何延续创富传奇

   2012-02-17 能源范珊珊18320



 
  对话李仙寿:制造的现实主义

  李仙寿认为,拥硅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后的光伏市场将以市场为导向。只有坚持制造,埋首研发,才能创造市场。

  记者:从涉入太阳能行业至今已经十年之久,您对这个行业是怎么理解的?

  李仙寿:我可以说是第一代做太阳能的先驱,进入这个行业10年,对太阳能感受理解更加深刻,不像新婚夫妇那么浪漫,很现实。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光伏业还是个制造类的行业。

  制造型企业三个永恒的主题是成本、研发和管理。虽然中国有很多的太阳能上市公司,总体来看能把制造做得好的不多。过去几年间太阳能市场增长比较快,市场的火爆掩盖这些矛盾,一旦市场不好,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制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要活下去或者在新一轮增长中获得机会,还是先把制造做好。太阳能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成本为导向的产品。面临价格的不断下降,只有做好制造,控制成本,才能打开市场空间。无论研发、管理都应以成本为核心。很多人抱有幻想,将来光伏市场反弹了,价格就上去了,这个是幻想主义不是现实主义。而真正的结局是越来越低的毛利。即使2012年市场起来,也不能回到像过去那么好的价格。只有成本的下降速度快于价格下降,才能获得更多利润。在中国,可能有90%的企业不适合做制造,未来将会被淘汰,也有极少数的、内部管理非常精细化的公司越做越大。

  记者:2011年,很多光伏企业亏损严重,不得不裁员或者大幅削减管理支出,昱辉阳光是否也存在这种情况?

  李仙寿:与很多公司不一样的是,我们正在大规模招人,也未缩减成本。2012年四五月份,四川瑞能有个5000吨的多晶硅项目投产,无锡佳诚计划扩大组件生产能力,所以明年增加的人员要3000-5000名。

  现阶段亏损是有很多方面原因造成的,2011亏损是价格下跌,去库存化,高价买入、低价卖出。周期性的行业在价格下降通道里,很多企业肯定会亏损,投资一个行业要看大周期里面比如三年五年能否赚钱,亏的时候亏的少,赚的时候比别人赚的多,才能保证周期最大的回报。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压缩费用的想法,而是继续降低成本。库存进一步消化,明年上半年回到盈利水平。

  记者:为何会在这个时间点进行多晶硅以及下游组件的投资?

  李仙寿:优秀的投资人永远是在别人不看好市场的时候有魄力进去,大家都说市场好的时候勇敢地退出来。2010年市场最好的时候我们几乎是没有投资的,而现阶段所有东西都便宜,是投资的好时机。现在工厂建设成本是过去1/2甚至是1/3的水平,比如说我们新买一条电池线,之前是4000万,现在是2000万,如果买2000万的人都不能赚钱,那么4000万的人怎么办?我们是投资人,不能受外界的舆论影响,要客观理性地做决策。

  产业链上不同的环节在某一时期变得重要,我们策略是根据市场状况而定。当初我们收购无锡佳诚就为了进入下游环节,在2010年它发挥的作用不大,主要是集中精力卖硅片。市场好的时候,先把多晶硅做得很好,基本到全球一流水平,而今年电池、组件是重要工作内容。

  记者:我们都知道销售组件比销售硅片更直接面对消费者,那么,在品牌和销售团队的建设方面您是怎么考虑的?

  李仙寿:过去两年,昱辉阳光的组件出货量不是特别多,也没有在海外设立销售公司,只有8个业务员在卖组件,我们希望两年后,把品牌做起来,实施全球战略。

  销售不仅仅是一个销售人员,是创造市场品牌,技术支持和服务必须加大,今年2月份推出高效组件;当今组件氧含量高衰竭很快,下半年我们的研发项目会研究低氧或者无氧的组件。利用研发实力,和其他竞争者区分开,对客户来说是一种价值的提升。

  过去多是买方市场,拥硅为王,接下来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家都需要搞出来点花样,P型、N型,坚持技术研发,主动创造市场。太阳能市场是很多人一起创造的,就像乔布斯一样,不断创新,离网、储能系统或者是屋顶。其中需要理念的正确转变,过去更多的公司是“菜市场式”的交易,打个广告,赞助球队就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解决产品问题,就没有深入人心。

  记者:听您刚才说,昱辉阳光在今年重点将向下游延伸,那么是否会更多地尝试电站投资或者像国内很多企业一样做EPC?

  李仙寿:垂直一体化也是我们的方向。去年年底,昱辉位于青海省乌兰县的20MW太阳能发电厂实现并网。2011年尝试一些项目,积累经验,寻找市场机会。做电站是很好的盈利模式,对冲制造企业的价格波动。市场越不好,电站回报越高。

  从昱辉阳光的市场布局看,今年更注重下游包括电站,2012年我们计划建设200MW的太阳能电站。但绝不是饥不择食,比如做EPC然后再卖掉,这中间就没有看到商业的持续发展。在中国,有些公司选择做EPC,账期非常长,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对企业造血功能是一个极大的破坏。EPC涵盖很多风险,我们没有做EPC的打算。我们希望做业主,进行电站投资,是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金融化或者证券化做这块业务,把电站投资业务整合到另外一家独立的公司上,类似财务投资公司。

  记者:您如何看待2012年的太阳能市场?

  李仙寿:很多人对中国政策的稳定性不太相信,中国政府在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建设智能电网。在过去短短几个月,出台了电价补贴,新能源是必须要发展的道路。

  2012年太阳能市场很大,我认为最保守30GW,国内市场至少7GW。各个省都要出台超过1元的电价补贴,中国的土地面积那么大,相当于30个德国,7-8GW很轻松。2012年一些新兴市场也会起来,日本马上出新的上网电价,印度、南非需求也会增多。这段时间市场跑得比较多,比如西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各个省份,市场很大。很多人忽略金太阳屋顶,其实一些公司已经沿海布局,连我们想不到的公司华为、宝钢、可口可乐都在做太阳能屋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