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削减补贴和金融危机而破产 |
Q-Cells的成长和挫折的轨迹凸显出依赖于政府补贴发展事业的风险。
欧洲各国为了普及可再生能源,提供优厚的补贴已有十多年。典型事例是以固定价格购买利用太阳光、风力等所发电力的“电力全量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IT)”。该制度使欧洲的太阳能市场处于过热状态,呈现“泡沫经济”。
例如,德国国内的光伏发电设备能力去年扩大至2000年的330倍,达25吉瓦(GW〈*1〉),为世界最大规模。为了满足这种激增的需求,Q-Cells甚至在德国国内建立了名为“太阳谷”的工厂聚集地。
欧洲各国利用补贴加快普及可再生能源的原因,除全球变暖变暖对策之外,还有扶植产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实现了急速发展的Q-Cells曾是希望在环境领域领导世界的德国及欧盟(EU)的希望之星。
但是,补贴制度也存在死角。只依靠Q-Cells等欧洲厂商无法满足太阳能电池板的供货需求,最终允许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SunTech Power)等中国企业加入。Q-Cells在品牌号召力方面强于中国企业,但在价格竞争力方面无法与之抗衡。如今,尚德太阳能已占据世界头把交椅。结果欧洲的补贴反而成了“为他人做嫁衣”。
因欧元危机补贴亦难以维系
使用Q-Cells制电池板的光伏发电设备 |
实际上,太阳能电池板市场的衰落开始于爆发雷曼危机的2008年,其开端是西班牙对补贴对象“太阳能电池板”的年安装量设置了上限。西班牙2010年大幅度修改政策,包括把面向大型设备的补贴削减45%等,今年更是推出新政策,不再新发任何补贴。德国也在阶段性削减补贴,今年一次性就削减了32%。
失去了补贴这一“兴奋剂”的市场,抱有产能相当于年需求量7成的过剩生产设备,去年太阳能电池板核心部件“电池单元”价格暴跌6成。在德国,除Q-Cells之外,已经有2家中型厂商破产。
确实,欧洲曾利用补贴推进了光伏发电的普及。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补贴麻痹了Q-Cells等企业的风险意识,延迟了体制改革,以致没有形成能够与中国厂商抗衡的竞争力。Q-Cells于2009年开始在马来西亚设立工厂,进行生产转移。此前,即使成本很高,也一直坚持“德国制造”。
太阳能电池板厂商相继破产,这表明依赖于补贴的经营很容易陷入僵局。虽然日本也将于7月开始实施FIT,但政府也好企业也好,切不可天真地认为这样就可以轻松扶植产业和创造就业。(《日经商务周刊》伦敦支局记者:大竹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