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PVMate,SNEC全球领袖对话现场直播:
施正荣:过去十年我们目睹了非常大的光伏的变化,对于光伏行业,从1989年我个人就加入这个行业,当时我第一次敲马丁.林格林教授的门,对我来说我当时有很好的一个机会,在格林教授的带领下进入了光行业。我们知道太阳能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发电的技术,它是可再生和清洁的,正如格林教授所说的,在当时我们并没有想到太阳能,能够成为有商业活力和商业可行性的。所以最初我们更多的想加入这样的一个学术的生涯的打造,而没有想到这么好的一个商业市场的前景。
所以人们一方面当然非常喜欢太阳能,但是另外一方面人们也会给它有诸多的质疑,认为是否太昂贵,或者是间歇性的,并不是持续共赢的模态。可能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如果有成本,当然消费会下降。消费者会觉得,太阳能太贵,买不起,然后持续会有这样的一个搅动。
日本在1994年,也推出了一个新的阳光计划,我还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日本当时是光伏一些事件活动的中心,每年我们当时都会去日本。然后我们看到德国就成为一个PV大型项目的中心,因为有上网电价的出台。我们政府就认识到,不管是鸡还是蛋,只要有好的政策就能够很好的扶持我们光伏行业蓬勃发展。
我们等到这个政策有改变之后,我们只要是技术到位,就像我们格林先生所说的,技术到位了,所以我们只要有这样一个项目之后,所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实验室当中所实验的项目能够带到商业化的目标当中来。所以作为很多的制造方面的话,我们说到日本是一个光伏先驱,德国也是光伏先驱。应该说,我是非常的幸运,就是说,对于我来讲,我是中西合并第一人,2000年我带西方技术来东方进行发展,我这边做了一些变革。在2005年我做了一些变革,在上德当时在美国的纽交所上市。当时是非常好的机会,而且能够进入到我们的财富的故事,就这样产生了。等于说,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制造中心,能不能把PV放上日程。
我仍旧记得在澳大利亚跟格林教授合作,我们当时想每瓦得到1美金的成本,所以我们觉得,我们当时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当时达到了非常诱人的一个项目。排开其他的技术不说,多晶早就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首先我们觉得有几个元素,第一个是政策,第二个是产能,我觉得上德的第一条线只有10MW,在当时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而且是加起来,整个中国是4倍的产量。
我们现在的目标已经是500MW和1GW。在这个当中我们加入了很多的技术的装备,经历了一些设备的映入以引入,这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我们的供应链,我们现在相互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格林教授说当时我们考虑如何转换率更高一些,但是现在不一样,是说到供应链,我们当时谈不到供应链,我们当时我们没有这样剥离的供应。如果没有一个供应链的良好关系,可能就会脱节。所以我们要讨论在中国有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不依靠其他国家,在这边根据我们的政策,我们中国的确发展很快,而且在中国非常关键的就是我们供应链发展很快。
我们现在看到成本不断下降,而且是慢慢接近了平价上网的目标。今天早上的理事会我们说了,作为工业电站,上海地方大概是每度电是1.2元,对于这个政策来讲,我们只需要一点点补贴,甚至不需要补贴就可以平价上网,这是我们所取得的成绩。
这十年当中,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现在我们的成就,在这个十年当中,我们是非常成功的,能够很好的展示了光伏作为一个很好的发电的方式之一,通过十年的斗争之后,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可能性。虽然光伏发电的话,可能还是比较贵一点,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可行性很高的。而且我们说在过去十年当中,看到公共意识已经提高了,不管是从民众方面还是最高级的中央政府来讲,他们都是关注度比较高,在十年前只有100个人知道光伏的问题,现在最高层的温家宝总理他都非常清楚光伏技术,而且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且引入了光伏。所以说明整个的对光伏的意识是大量增长了。现在我们如果说创新的话,是等待时机的。尤其是对于电力事实上有很多人想当然,而且他们在想,电力是无所谓的,到底是哪一种电力发电都无所谓,但是事实上他们不应该想当然,我们觉得应该是作为我们的光伏产业,在这个方面应该能够更加提高我们民众的意识,利用PV发电。过去十年当中,我们有很多的很好的技术。而且我们说PV,现在我们也已经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供应链和生态系统。PV是一个现实,它不是一个想象,不再是一个想象。
光伏的应用不单单是有关于技术,因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成本也不是问题,而且我们说成本已经是价下降非常快,而且接近平价上网,现在政策也是有需要,我们希望政府出台一个很好的政策。对我们来讲,我们是非常积极的游说我们的政府,抓住太阳能的这样一个优势,尽快抓住这样一个优势能够造福于人类。
SNEC 国际光伏大会专题报道
https://www.ne21.com/special/show-26.html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