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多晶硅预警:寻找幸存者游戏开始

   2008-09-20 ne21.com21世纪新能源22150
  “就是下跌43%,这里面的利润空间仍然很大,因为多晶硅的成本其实就在每公斤20-30美金。”世界领先的硅料、硅片生产商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赛维LDK”)董事长兼CEO彭小峰向本报表示,“多晶硅价是在下降,只有利润迅速回归理性,整个太阳能光伏行业才能普及开来。”


  9月初,英国新能源财经公司(NewEnergyFinance)的报告称,最新发布的硅料和硅片价格指数显示,从2008年到2015年间,每年的多晶硅远期合同价格都在下跌,2009年的价格较今年跌幅将达43%,待到2013年,将低于每公斤67美元。


   多晶硅价格急剧下滑的预警,对于国内光伏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虽然可缓解目前的产业压力,但对于大肆上马的硅料厂家则显得意味深长。


   预警


   “今年,我们与欧洲硅片生产大厂REC签订的7年长单,2009年执行,价格比我们今年的现货价下跌40%。”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简称 “中电光伏”)(NSDQ:CSUN)CEO王润生向本报透露。


   这个数字也同样得到了CSI阿特斯(纳斯达克:CSIQ)的印证,其董事长兼CEO瞿晓铧告诉本报,2009年,硅片的长单价格将低于目前市场价约40%-50%,而硅片的市场价和长单价在明年将差异不大。究其原因,是在于上端硅料产能的释放和整个行业逐渐趋于理性。


   处在产业链中游的企业往往最先感知上游原料价格波动情况。


   中电光伏作为太阳能电池片的制造商,曾饱受原料制约,由于缺乏上游供货长单,其在今年第一季度硅片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88.4%,第二季度则占整个生产成本达90.3%。


   虽然中电光伏至今保持着硅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以技术优势,在今年第二季度财报上实现扭亏,实现净利润310万美元,但背后的辛苦自知。


   因此,对上游价格的波动,中电光伏显得异为敏感,而如今40%的成本下滑空间,也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机遇。


   王润生透露,此前,“拥硅者为王”,我国光伏产业的原料约95%由国外进口,国外硅料大厂在签署长单时条件苛刻,甚至制约了企业今后发展。


   企业往往很难获得原料的低价长单,而这些企业在与中国厂商签长单时,也会带有苛刻的附加条件:首先得付一大笔预付款,约占合同的10%左右。在售价上也几乎没有谈判空间,甚至提出索要企业的期权。


   “预付款数额庞大到企业甚至可以自己建硅料厂,其他的苛刻要求也制约了企业成长,签这样的长单根本没意义。”王润生表示,从长远考虑,企业决定咬牙度过低潮期。因此,在2008年以前,中电光伏没签署一笔多晶硅供货长单。


   自2008年年中开始,买方市场的议价能力逐渐体现,不论是长单价格,还是谈判方式,都显现出原料紧缺状况正得到明显改善:在长单价格上已具备谈判空间,预付款项上也有了明显松动。并且,国外原料供应商的态度已明显转变,换以主动上门洽谈长单,而以前“蜂拥抢硅”的国内企业,甚至提出希望缩短长单合同期。


   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崔容强认为,多晶硅价铬下跌完全是市场行为,已签署长单的企业若没有在合约里注明“特别条款”,则会显得被动。


   各种迹象使从业者不得不承认,在2009年-2010年,多晶硅价将会有明显回落,但出于各种目的,企业在可能下降幅度上争执不休。


   一家不愿露名的上游硅料生产企业表示,这个报告下滑43%的数字有夸大之嫌,公司对2009年多晶硅走势依然有信心。


   而业内普遍接受的说法是,2009年,太阳能光伏电池终端组件价格下降幅度在8%-15%。“而组件价格每下降1%,多晶硅价格就会下降2%左右。以此幅度倒推,上游硅料价也将有20%-30%的跌幅。”国海证券分析师张晓霞介绍。


   “一旦硅料市场跌落,不合理的长单将会成为束缚。”王润生强调,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尽管原料价高企,但公司凭借技术优势,财务状况一直在改善。中电光伏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已实现扭亏,营业收入1.116亿美元,销量31兆瓦,实现净利润310万美元。


   英国新能源财经公司的一纸报告,惊扰了一池秋水。作为知名的清洁能源领域研究机构,数据公布后,引起国内硅料、硅片制造企业的警觉。


   多晶硅料是整个产业链中公认的暴利环节,成本在每公斤20-30美金,但2008年,现货价最高上涨到每公斤400-500美金,正常价格也在每公斤300美金左右。也是基于这个因素,国内硅料企业掷重金,蜂拥而上。


   成本之战


   彭小峰向本报透露,自2005年以来,赛维LDK跟国外大厂的多晶硅单价就在每公斤60美金左右。据了解,这在国内是很低的价格,属合理的范畴,因此不会受价格下滑的束缚。


   “多晶硅价格下滑,使国内的一些千吨级硅料工厂的处境将非常危险。”彭小峰告诉本报,“由于多晶硅项目产量释放较慢,建设周期一般长达2年,达产周期则长达4-5年。而在数年之内,太阳能光伏行
 
标签: 财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四届中国高比例风光新能源电力 发展研讨会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