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如何走出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局

   2012-06-30 上海证券报冯立果15790

 2.未来几年经济形势取决于资本和企业家信心向实体经济回归。

  企业家对于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但对未来1-2年甚至4-5年的经济形势则深表忧虑。企业家最为担心的是近年来资本从制造业、从实体经济中脱离出来。如果不能让资本、把企业家的信心回归实业,那么中国经济将会面临不是1-2年,而是4-5年甚至更长的衰退之中。

  未来10年(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是中国能否顺利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日韩等国历史经验表明,脱离“中收入陷阱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只需要8-16年的时间;亚非拉美等国教训表明,如果不能在短短的10年左右时间中完成这一突破,极有可能掉进“中等收入陷阱”。我国必须采取措施促使资本和企业家信心向制造业、实体经济回归。

  3.企业家对于短期经济刺激政策的看法。

  对于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多数企业家相当理性。大多数行业的企业不赞同政府为了短期经济稳定增长的刺激政策,尤其以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为核心特征的“铁公基”建设,只有钢铁、基建等少数几个受影响较严重的行业企业希望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家电、汽车等行业企业则对可能透支未来几年消费需求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消费补贴政策存在疑虑。

  短期的以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为特征的经济刺激政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需求,刺激国内经济增长,但不能解决中长期问题,反而扰乱行业运行规律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透支未来若干年的国内需求,政策退出后的负面效应很大。因此,企业家对于目前可能出现的经济刺激计划不赞同。

  “尽管当前经济困难,但我们不需要四万亿”,“我们需要的是政府在调结构、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发展上的支持”。企业家普遍希望政府能够在促进经济中长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启动国内或国外市场、减少政府行政支出以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居民收入以形成内生增长动力等方面努力。

  着眼当前及中长期增长促进结构调整

  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加速下行的态势,5月下旬国务院决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应当说,加强对外来冲击对于宏观形势影响的预调微调,有助于今年我国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速和社会稳定,有一定必要性。但是我们也要吸取历史教训,在预防经济过快下降的同时,政策目标还应着眼于中长期增长,加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提高增长质量。总体政策思路是:转观念、稳信心、调结构、启内需、抓改革。

  1.政策调控思路要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放开搞活企业。

  当前我国调控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整体上是需求管理思维。需求管理最擅长解决短期宏观经济问题,比如通过大规模政府投资迅速拉动国内投资需求,通过增加消费补贴能够迅速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等等。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问题有一定的短期问题,但主要的是长期问题,比如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传统优势正在丧失,要素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家投资信心严重不足。此时仍然以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作为主要宏观调控思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不能解决主要问题。

  从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经验看,在供给侧管理体制长期不变条件下,频繁的需求管理的边际效用接近于零,尤其货币政策逐渐无效,其结果就是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滞涨”。西方国家为了解决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涨,纷纷采取供给侧管理政策,把放松对市场主体的管制作为主要政策工具,通过大规模减税、促进金融自由化、推进垄断型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给予企业家以投资发展的信心等措施,成功使经济摆脱了滞涨。

  需求管理政策强调加强政府对经济和企业的干预和控制,而供给管理则强调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对企业的管制。随着我国频繁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其边际效应越来越小,而发行的货币总量却越来愈大,长期结果也可能是滞涨。我国政策目标应着眼长远,走别人走对的路,不走别人走错的路,把我国的宏观调控思路从需求管理转到供给管理上来,放开搞活企业,给企业松绑,通过减税或免税促进创业和小微企业成长。

  2.实施“强基固本”战略,激活实体经济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欧盟、俄罗斯等经济体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国家发展重心开始回归实体经济,并且纷纷加大对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试图再次引领全球产业发展,让新兴经济体继续作为下游为其打工。美国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为主抓方向,欧盟以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为主要抓手,巴西以生物能源和农产品(5.80,-0.05,-0.85%)贸易为主要方向,俄罗斯以吸引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投资为重要载体。其中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今年一季度美国制造业复苏态势明显好于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

  我国近年来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传统实体经济领域优势逐渐丧失,新兴产业领域发展缺少体制保障,关键是实体经济部门的企业家信心不足。因此,我国十分有必要适时提出“强基固本”战略,由国家做出动员,对重振中国制造业、重振中国实体经济做出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决策。

  从政府机构改革和设置、税收和涉企收费负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划分、金融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等方面,在明确改革目标的前提下,制定改革路线图,重振企业家回归实业的信心,拓展中国企业发展的政策空间,为企业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和国际化经营提供服务。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目标着眼于未来的全球企业竞争和中长期经济增长。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