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6月用电量增幅不足5%专家称与经济走势基本同步

   2012-07-17 经济参考报 11880
核心提示:记者从多个独立渠道获悉,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幅略超过4%,不足5%,较5月份有所回落。 专家认为,用电量数据走势与经济总体走势基本
记者从多个独立渠道获悉,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幅略超过4%,不足5%,较5月份有所回落。

专家认为,用电量数据走势与经济总体走势基本保持同步。结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二季度经济还在继续探底,要确保下半年回升需要政策继续发力。

数据

用电量增幅回落

“可能是因为周末的缘故,我现在还没看到月报,但是快报的数据显示6月份用电量是百分之四点几,也就是比4月份高,比5月份差。”某接近国家能源局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这一观点同样被一些地方机构和企业确认。

尽管国家能源局还没有正式公布6月份的用电量数据,但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仅略高于4%,低于5月份的5.2%,用电量增速在5月份突然反弹后再度回落。

“自2005年至今,除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以外,今年6月份用电量增速是最低的。从月度环比来看,2012年4月份、6月份用电量增速偏低。”中电联高级工程师薛静分析认为,“6月份华北、华东雨下个不停,天气较去年同期偏冷一些,所以南方地区用电量急剧下降,这拉低了整个的用电量增速。”

地方能源调控部门的电力快报显示,5月份全国用电负增长的三地,即湖北、江西、上海在6月份用电量增速已经变成正数。西北地区6月份的用电量更是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以13.55%的增幅位居国家电网五大区域之首。但不容忽视的是,6月份浙江、吉林、河南、云南的全社会用电出现了负增长。

从用电量结构来看,居民用电增速和第三产业用电增速远远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对用电支撑力较大。工业用电增长依然乏力,钢铁、建材等行业用电量增速仍在负增长的环境中,但建材中水泥生产用电增速好于建材其它产业,化工、有色产业用电增速略好于全社会用电。

这和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发电量数据趋势一致。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国发电量同比仅增长3.7%,6月份发电量零增长。

分析

与经济走势同步

用电量数据往往被用以判断整体经济状况。近来由于用电量数据同比增幅明显回落,海外出现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质疑,认为实际情况可能低于公布数据。

这种论点遭到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的批驳。他说,从理论角度来讲,工业的用电量和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工业结构变化不大或者是能耗的消耗水平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用电量越多工业增长越快。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工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或者说在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进展,也可以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取得较快的工业增长。

盛来运认为,上半年月度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和月度电力消费趋势基本一致。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在经济下行期,重工业下降的幅度更大,会减少更多的电力消耗;二是上半年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单位G D P能耗继续下降。

“从用电量增速来看,3月份到6月份基本是低谷徘徊态势,它与当前经济趋势是一致的。”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看法与盛来运相同。

他解释说:“第二产业用电量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最大动力,其贡献率可以达到75%左右,其中化工、建材、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重点行业电力消费更大。但受经济形势影响,这几大行业下降幅度较大,从而拉低了整个的电力消耗。目前G D P增长中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耗电较少的新兴工业贡献率在增大,所以工业增加值增速要好于用电量增速。” 

趋势

证经济继续寻底


即使用电量指标只是同步于此前发布的经济数据,也仍然印证了中国经济还在继续寻底。从已经公布的6月份及上半年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中国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 .6%,低于第一季度的8 .1%。6月份工业增加值下滑至9.5%,低于上月0 .1个百分点,发电同比增长为零。这样的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放缓比想象中更加严重。尽管中国经济正在逐步企稳,并开始逐步反弹,但整体经济的表现仍将因为政策反应滞后以及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而面临一定困难。我们也因此下调中国经济全年的增长预测至8.2%。”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说。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已经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无不表明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下滑趋势。目前经济下行是国内、国际若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在经过长期高速增长后已经到达一个转折点,经济潜在的增长率已经下降;目前也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前期偏紧缩性的宏观调控,特别是房地产调控,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性影响。国际上,世界经济还未从上次金融危机中完全恢复过来,又被“欧债危机”所拖累,致使我国外需一直不振。

“数据说明整体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扭转。”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君玮说,“工业增加值、发电量和进口都在减速,说明经济下行压力犹存,不可小觑。”

孙君玮说,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经济连续六个季度回落并且增速降至8%以下,劳动力市场开始承压。我们看到农民工就业增长在二季度明显回落,工资增速放缓,而这一群体对经济下行的影响更为敏感。这与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 I的就业分项指数连续四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是一致的,而官方制造业PM I的就业分项指数也在上月跌至50%以下。

建议

反弹仍需政策发力

鉴于上半年经济表现出来的持续回落态势,经济研究者们认为,要确保下半年经济回升,需要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

孙君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鉴于下半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制造业PM I及其新订单指数均持续下滑,外需恐将愈加疲弱。稳增长仍然任重道远,需要适度增加政策宽松的力度,通胀快速回落为政策继续发力提供了充裕的空间。财政政策也有条件加力。上半年全国财政盈余9902亿元,占到G D P的4%。期待下半年加大实质性减税和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当前经济自主增长动能较弱,需要政策放松力度加大。他预测年内仍有可能再降息1次,同时政策将有选择地放松地方融资平台,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推动内需增长。

更重要可能是进一步推进改革。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本轮经济放缓可能是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速回落与短期冲击综合影响的结果,如果经济潜在增速出现长周期回落的话,光靠政策调节是无法扭转的,必须依赖更深层次的改革措施。

唐建伟分析说,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重要关口。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应从原来粗放型的依赖投资驱动转向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体现在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两方面。进一步推进政府效率提升与经济市场化改革是效率改善的基础,而技术进步的方向则是精准把握市场、加大创新力度、提供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相匹配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

“从中长期来看,唯有逐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以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是重启中国经济新增长周期的关键。”唐建伟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