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由市政府将江西赛维LDK公司向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偿还信托贷款的缺口资金纳入同期年度财政预算。政府为企业巨额欠债买单,用财政资金为企业经营失误兜底,新余并非第一家。所不同的是,新余的兜底理由是,赛维上交的税收很多,对新余财政有很大贡献。
这条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似也十分正当。可问题是,就算情理上说得过去,法理上也能容忍,只是这样的救助,能让负债总额高达300多亿的赛维缓过气来吗?退一万步讲,即便新余有这样的兜底实力,这样救助企业的方式是否可行,也值得好好思考。毕竟,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能不能在市场上活下去、活得好,唯有靠自身的竞争能力,岂能靠政府救济?
而赛维作为个案,也值得深究。仅仅7年工夫,赛维从兴到衰,过程十分惊心动魄。一家曾让无数企业眼红、让很多地方羡慕的光伏企业,怎么也会落到这般结局?
这几年,光伏产业作为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几乎成了所有地区追求的重点,也成了大多数企业发展的焦点。凡是有一点可能,地方政府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以最优惠政策、最大力度支持来吸引投资者。这就使得彭小峰这样的“光伏能人”,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这些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光伏企业,绝大多数“领头人”都是“白手起家”,资金是别人的、银行的,土地是政府的。
正是由于“责任人”不必承担任何投资风险,因此,“光伏能人”也就参差不齐,滥竽充数者、头脑发热者都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企业从投资之日起,因技术含量极低、能量转化率达不到基本水平、投资成本极高,就属于淘汰范畴。赛维LDK公司CEO彭小峰虽不属于滥竽充数一类,但在投资和规划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几乎没有,扩张的冲动十分强劲。因为,他知道,当企业的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政府就很难袖手旁观。更别说,他在此前的几年中,已为新余地方财政“贡献”了很多税收、提供了不少就业。只是他没有想过,包括赛维在内的光伏企业,能在一夜之间活跃在全国各地,与地方政府对光伏项目的高度渴望和追求,与地方政府对政绩渴求是分不开的。
当然,在光伏产业发展初期,确实给起步早的光伏企业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利益。因此,也大大地刺激了银行的投资热情与冲动。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把对光伏企业的信贷支持,作为信贷的重中之重。比如赛维,国开行给了15.05亿元抵押贷款和3亿元信用贷款,合计18.05亿元;浦发银行(600000,股吧)给了15.10亿元信用贷款;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给了5.47亿元抵押贷款和8.76亿元信用贷款。如此巨额的信用贷款,普通制造企业连想都不敢想。近日,浙江省有600多家企业集体向省政府上书,要求政府帮助协调银行不要收贷,就是再好不过的例证。
想一想,如果没有银行如此“慷慨”地向赛维提供资金支持,彭小峰有这样的扩张动力吗?赛维会有落到今天的地步吗?而在其他地方,银行也都是义无反顾在全力支持光伏企业这样的新兴产业。少数慎重一些的银行,还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只是不知道,这种已被证明是根本失去了约束的信贷行为,算不算是失职?该不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事实上,这还只是银行信贷资金投放问题的冰山一角。在其他行业、在开发企业、在政府融资平台等方面,银行同样扮演的是这样的角色。
而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近期,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开始了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强力遏制。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实行“双反”调查,与其说是贸易保护,不如说是趁火打劫。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光伏行业出现了产能的相对过剩、投资产出率低下的问题,于是试图用遏制的方式将中国光伏企业置于死地。假如我们在产业发展上,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全国一盘棋,相关发达国家还有这样的机会和可钻的空子吗?
因此,从表面看,赛维陷入巨额债务困境,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新余市用财政资金为企业偿还债务,也是一个地区的问题。但仔细推敲,这却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最核心的是,政府究竟应当如何支持企业的发展、如何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到底该以什么方式如何帮助企业化解风险。特别在产能过剩问题上,如何避免被其他国家抓住机会、留下空子。同时,赛维陷的巨额债务黑洞也在逼迫银行认真反思:究竟该如何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支持企业和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