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拆解赛维——LDK何去何从!

   2012-08-16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孙郁婷 郝凤苓王岩渊35930

扩张惹的祸

 

虽然,“全产业链”一度曾在中国光伏业非常盛行,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却只有赛维一家。而最终,除了资金链紧张,这还给赛维LDK带来了两个更为严重的后果:冲击了其起家业务硅片的传统客户;而其在行业景气度最高时投资的硅料项目,可能已经变成“无效资产”。

2007年8月,赛维启动的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30亿元的两个多晶硅“硅料”项目,被业内人士视为击倒赛维的致命因素。

赛维上马硅料项目之前的2007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从2005年的40美元/公斤冲高突破300美元/公斤,并在2008年3月达到475美元/公斤的历史高点。彭小峰当时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赛维上马硅料项目,就是要降低硅料价格。

但之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光伏发电主要市场增速放缓,加之多晶硅产能不断释放,至2009年11月,多晶硅已经下跌至55美元/公斤。当时,赛维的第一条年产5000吨生产线,刚刚投产两个月。

虽然,多晶硅价格2010年一度反弹至100美元/公斤上方,但目前,已进一步深跌至22美元/公斤。

赛维LDK2011年年报称,其当年的多晶硅生产成本为30美元/公斤,并计划在2012年,降低至22美元/公斤。但本刊记者获得的一份权威数据显示,7月9日,赛维硅料结存2050.28吨,金额为48985.71万元,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约为240元/公斤(约合38美元/公斤)。同期,国内市场上多晶硅的主流报价为164元/公斤,进口料主流报价为22.281美元/公斤。

8月初,本刊记者在赛维新余硅料工厂实地调查时,一位工厂员工透露:“马洪工厂已经停产了三个月,下村停产了一个月”,“开工越多,成本越高。但卖出的产品价格,比成本还要低。卖得多,亏得多。现在,工厂基本只需要维护设备的操作工。”

“每生产一公斤硅料就亏几十块,赛维在多晶硅项目上的投资,目前几乎等于无效资产。” 前述银行风控主管李华指出,如果总投资高达130亿元的硅料项目发生贬值,那么,赛维LDK目前仅为42亿元的净资产,或将大幅缩水。

在李华看来,按照接近40美元/公斤的成本,赛维的硅料项目必须提早两年投资,才能赚钱。“保利协鑫一开始有什么?也是慢慢地搞起来,硅料价格高的时候,成本高没什么关系,搞一搞慢慢就好了。”

2006年6月,保利协鑫第一条产能为1500吨的多晶硅生产线开工建设,2007年9月生产出第一批多晶硅。保利协鑫投产之后,多晶硅价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始终保持在高位。而2012年第一季度,在多晶硅价格降至历史低点后,保利协鑫公布的多晶硅生产成本,也已下降至18.6美元/公斤。

在光伏业界,流传着这样一个版本的故事:2007年,在赛维决定上马硅料项目之前,保利协鑫CEO朱共山曾找到彭小峰,劝说彭不要投硅料,而是将硅片业务与保利协鑫的硅料业务形成上下游合作关系,但彭执意要投。

当然,彭小峰没有朱共山那么好的运气,也没能重演2006年的“硅片神话”。但让人惊讶的是,赛维依然宣称,其2012年将继续扩大硅料产能至25000吨,而其目标产量仅为5000至7000吨。

而赛维向产业链下游扩张,带来的巨大伤害是,它渐渐被一些下游客户“抛弃”了。

2008年以来,包括尚德、阿特斯、天合光能、英利、韩华等在内的大型光伏企业,均大幅加大了对硅片产能的投入,不断提高了硅片自给率。这在客观上增加市场供应量,挤压了赛维的空间。

赛维LDK年报显示,2006年,其销售收入的39.7%来自尚德,2008年,阿特斯为其贡献了8.2%的销售收入,但等到2010年,尚德和阿特斯,均已被赛维列入了“竞争对手”名单。2011年,尚德的电池和组件产能为2400MW,而其硅片产能也高达1600MW。

更大的竞争压力,来自保利协鑫。2007年双方未能达成合作,在赛维大规模上马硅料项目时,保利协鑫也在2009年大举进入硅片市场。目前,其硅片年产能高达8000MW,远超赛维的4300MW。

一家北方光伏企业采购部门负责人对本刊记者称,保利协鑫从LDK那里抢到了很多客户,“现在的几大上市公司,一半以上都是保利协鑫的大客户,包括天合、阿特斯、晶澳、林洋。其实,赛维2009年涉入组件,2010年上马电池片,就注定了下游客户要抛弃它,因为它跟下游客户是竞争关系”。而保利协鑫的策略是“抓两头,帮中间”,一头是上游的硅料、硅片,另一头是下游的光伏电站。

2011年,赛维的硅片产能已扩张至4300MW,但实际产量仅为1540.7MW,产能利用率仅为36%。2012年,其硅片产能将进一步扩张至4500MW,但其目标产量仅为2000MW至2500MW,即便达成目标,开工率也仅为50%。

2012年2月以来,随着赛维LDK危机的逐步显现,有关赛维即将引入重组方的传闻,越来越多,绯闻对象包括平煤神马集团、英利、保利协鑫、晶科能源,三大央企中材集团、中节能和中建材,国电集团,有“中投二号”之称的国新公司,以及由江铜集团牵头的江西国企,等等。新余光伏交易市场一位人士甚至对本刊记者称:“7月中旬,中节能已经拿了50亿元进赛维了。”

不过,一位光伏企业高管对本刊记者表示:“拯救赛维,可能需要100亿元左右的资金,这个数字对现在的很多企业而言,都是难以承担的。”

李华则表示:“赛维国有化,由国企接盘,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更可能的方案。我认为,省属企业可能会介入,另外,与光伏有关的央企也有可能,比如五大电力集团,它们有新能源发电的指标。”

不过,他亦强调,固定投资高达十几亿美元的硅料项目,是赛维引入投资方的最大障碍,“这个包袱太重了”。“如果它确实是一个无效资产,运营起来就是亏的,就是一个窟窿,一年要填10亿、20亿进去,你接不接?谁敢接?至少要保证不亏,然后慢慢恢复它的造血功能”,“当然,如果它能够撑到资本市场好一点的时候再去融资,那也是一个比较对的思路。但就怕它撑不到那一天,所以,现在要找人来接盘”。

面对当下困境,赛维将会作出何种选择?本刊记者曾就此多次试图联系采访彭小峰,但均被婉言拒绝。而其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佟兴雪,也仅短信回应称:“赛维是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十分透明公开。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目前公司依然保持基本正常运营已是不易。希望你们真实了解和报道一个企业,而不是人云己云,也希望外界给这个行业多一些正面的支持和鼓励,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力。”(/孙郁婷 郝凤苓 萧白 实习记者 王岩渊)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