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骄傲的尴尬——关于光伏制造大国与应用弱国的思考

   2012-08-21 solarzoom韩永奇12380
核心提示:我国是光伏制造大国,值得骄傲,但日子并 不好过,很是尴尬。近期,欧美,甚至印度开始 针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紧箍咒是 越箍越紧,我国光

我国是光伏制造大国,值得骄傲,但日子并 不好过,很是尴尬。近期,欧美,甚至印度开始 针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紧箍咒”是 越箍越紧,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蒙上了一层阴影。 反映在国内企业上,江西赛维最近就是麻烦事不 断,许多上市光伏企业亏的也是一塌糊涂。于是, 就有人问,我国这个光伏制造大国怎么了?是什 么原因导致目前的悲剧?透过我国光伏内外交困 的背后,笔者发现我国已经成为光伏制造大国, 但却是应用弱国。2011 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为 20 吉瓦(GW)左右,而中国的光伏产能就有30 吉瓦(GW)。中国是第一大光伏制造国,加上台 湾省,目前世界上60% 以上的光伏产品都是中国 制造。中国制造规模在1000 兆瓦以上的有五六 家,在500 兆瓦以上的有几十家,达到吉瓦(GW) 级的领军企业,再加上一大批小而分散的组件厂 商,依靠着国际市场的支撑,使中国成为全球最 大的光伏制造业聚集地和光伏产品出口国。为此, 我们感到骄傲!但在骄傲之后是无尽的尴尬,与 生产制造相比,使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德国 太阳能发电已经占到2%,欧洲在2020 年要占到 10%。日本和美国都有未来五年或十年太阳能发 电达到10% 的计划。中国只制造不使用,成为典 型的光伏使用弱国。制造大国与应用弱国,成为 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一、制造大国与应用弱国的尴尬 我国目前已形成包括高纯多晶硅制造、硅 锭/ 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 以及光伏系统应用等环节的产业链,光伏设备制 造及一些光伏配套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都 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申林博士介绍说, 目前,国内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数量达到580 余 家,从业人数约为30 万人。2007 年,国内太阳 能电池的产量约为1180MW,比上年同期的300MW 增长近3 倍。而2007 年,全世界太阳能电池的 产量仅为4000MW 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成 为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仅2007 年产量就超过 世界产量的1/4。到了2011 年,我国硅片,电 池片和组件三个环节的产能均已经超过41亿瓦, 同比增长100%,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我国成 为名副其实的光伏制造大国。也许,从一连串的 数据上来看,我们可以大胆地宣称中国的光伏产 业已经前所未有地发展壮大,我国光伏制造大国 的桂冠当之无愧。我们在为光伏制造大国欣喜若 狂而骄傲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还有一种骄傲的尴 尬在等待着我们?透过中国的光伏产业表面喧嚣 波澜的背后,我们发现,现在整个光伏行业用一 句话来概括就是产能过剩、盈利大幅下降,在市 场增速只有20%、30% 的情况下产能增速已经达 到了100%。在产能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依靠出 口度日的光伏制造大国的日子之艰难就可想而知 了。中国规模较大的光伏企业江西赛维出现这样 那样问题到也不足为奇了。

还有尴尬的事呢。光伏产业的在中国的发展 道路似乎仍然逃不开中国工业发展的尴尬模式。 我们以2007 年为例,当年,国内太阳能电池需 求总量仅为20MW,也就意味着约1160MW 的太阳 能电池用于出口,而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的主要 原料“多晶硅”,2007 年,国内实际生产总量 才不足1000 吨。 按每生产1MW 太阳能电池需要 消耗13 吨多晶硅计算,2007 年,国内太阳能电 池生产厂商共消耗多晶硅15340 吨多晶硅,这就 表明仅2007 年一年,中国多晶硅的生产缺口就 达14340 吨,而这一部分就完全依赖于进口。这 还不是国内光伏产业尴尬的全部,更多问题隐藏 在喧嚣的背后。一方面,国内虽然拥有极为丰富 的硅矿资源,但企业仅普遍采用电弧法用炭还原 制取低纯度的工业硅( 纯度为98% ~ 99%),然 后作为工业原料常常以1 美元/ 公斤的极其低廉 的价格卖到国外,工业技术极为简单,却需要消 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同时还会带来极为严重的环 境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具有年产工业级硅 90 万~ 120 万吨的能力。 另一方面国内绝大部 分光伏企业进口多晶硅时,却没有与国际大厂进 行谈判的能力,只能在国际自由市场进行采购, 而经过国外企业将以工业硅为原料提纯后所得的 多晶硅价格却早以身价百倍,目前已经上涨至 约300 美元/ 公斤,部分高纯度多晶硅甚至达到 500 美元/ 公斤的天价,且还常常“有价无货”。 这两出一进,道尽国内光伏产业的无奈现状。“目 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两头在外’, 95% 的原材料需要进口,95% 的太阳能电池则是 出口。”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孟宪淦接受 本报记者专访时无奈地说。 那么,国内的光伏 产业还能被冠之为“中国的产业”吗?

光伏制造“大国”却因应用弱国而没有大国 荣光,你说能不尴尬吗?光生产制造,不应用, 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应用弱国的后果是国内没 有市场,消化不了,只有走向国外,“出口为主” 的市场格局也让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严重依赖国际 市场,受制于人,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大的波动, 就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最近一段时间 以来,对我国光伏企业来说,来自海外的“坏消 息”可谓不断。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太阳能研究 所所长徐征曾表示,我国近六成光伏产品销往欧 盟市场,一旦欧盟“双反”,我国光伏制造商将 遭受摧毁性打击。因为从整个光伏市场来看,欧 洲装机量是全球的60% 左右,我国装机量大概占 10%。中国可能有七成产品出口欧盟,但不管是 六成还是七成,对中国企业的打击都是非常大的。 因此,由于拥有60% 的市场,欧盟提出双反将使 中国光伏制造商的生存困境越发严重。如果欧盟 确认中国光伏倾销的话,意味着七成的市场没有 了,这的确是“摧毁性的打击”。如果美国和印 度都提出双反的话,对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就是雪 上加霜。天威新能源副总经理张涛博士说,光伏 企业充分运用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大量出口,不 仅形成了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给整个 行业带来巨大风险。

二、中国光伏应用为何弱 中国是光伏制造大国,但不是应用大国,为 何?是中国不想推广应用国产的,还是另有原 因?其实,考察整个中国光伏市场的应用情况就 可以发现,中国光伏应用困难障碍多!笔者认为, 主要有如下方面在影响着中国光伏的应用:

一是成本高昂成为光伏电站投资者不得不逾 越的一道槛。目前,中国光伏应用的成本高昂, 建设一个同样规模的光伏电站是煤炭火力发电和 水力发电的十几倍,成本高,自然利润就小,光 伏电站远不如水电、火电的利润那么大。那么, 谁还会去投资光伏发电呢?可有人说,不是建设 电站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有补贴吗? 2011 年中 国国内光伏标杆电价的出台,本应是推动中国国 内市场大规模启动的重要一步。但这一新的电价 政策对于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东部来说,运营商 难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企业积极性不高。再 说,光伏发电要实现平价,在发电侧高压并网是 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的平价和规模化利用, 才有让光伏电力成为替代能源的可能。
 
二是繁杂的手续让光伏电站投资者望而却 步。目前, 建设光伏电站项目的手续依然繁琐, 获得土地使用证以及并网协议非常关键。据了解, 光伏电站项目审批程序大概如下,在获得项目所 在地地方政府的土地使用许可后,由省发改委批 复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即所谓的“路条”。在该 土地上做项目可研(包括技术路线、投资收益等) 及相关的土地预审、环评等,然后由省发改委进 行立项审批,成功立项后再申请开工许可。尽管 大的规定已经明确,但对于这些大多数均是首次 介入光伏电站甚至是电力行业的企业而言,过于 繁琐的手续还是让他们有些找不到门路。光伏电 站的相关手续非常繁杂,办起来也比较慢,尤以 土地和环评最为突出。很多业主都对办理手续的 流程几乎完全不清楚,像无头苍蝇一样,很多手 续的流程还是没搞明白,聪明点的只好背着公章 和全部材料在身上,免得来回多跑路。有的专人 驻在省发改委附近,专门办相关手续。除了省级 的手续外,还有州级和市县一级,其中有些手续 是要先到省里办好再往下办,而有的手续则是需 要先在下面州、县办好再到省里。

三是并网艰难成为光伏应用的最大的拦路 虎。在国内光伏应用上,光伏发电企业目前遇 到的最大难题是并网问题。在投资收益较好的西 部地区,虽然已经建起了大量的光伏地面电站, 但因远离用电市场,电网接入仍未形成标准,光 伏电力未能全部上网。为什么出现上网难的问题 呢? 2002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电力体制 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 配分开、竞价上网”成为了改革目标。然而,十 年过去了,电力体制改革的迟缓让外界难以接受。 特别是现有格局使改革缺乏动力。国家电网和南 方电网已控制了近100% 的国内输配电市场。其 中国家电网负责中国约80% 的电力供应,南方电 网则负责6 个省份约20% 的电力供应。目前,大 型光伏发电站项目要实现并网,首先要经过电网 公司核准方可获批, 否则就无法享受上网电价, 这对光伏的应用形成了极大的障碍。光伏发电企 业希望这一制度框架上有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当 然,制度方面的障碍只是一方面,还有光伏电站 的发电侧高压并网在全世界也都是一个难题,因 为发电侧并网和用户侧并网完全不同。用户侧并网是在220V、380V 低压端并网,包括全球最大 的应用市场德国等欧洲诸国也多是低压并网。发 电侧高压并网则要求集中发电、集中升压和层层 升压,然后再集中输配电,其发电、升压和输电 是一个整体系统,对电站和电网的并网衔接技术 要求非常高,对光伏电站建设的技术路线、系统 集成、发电规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不 少技术问题都是首次遇到。“因此,GW 级规模 光伏电站并网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是光伏发展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青海当地政府在追求新型 发展模式上的突破。其探索和尝试,对于促进光 伏电力平价利用具有莫大的价值和意义,也表明 中国在这方面已走在了全球前列,由此很可能将 拉开全球并网光伏电站建设和光伏电力向平价利 用冲刺的序幕。”俞容文表示。

四是配套不足不得不让电站投资者皱紧眉 头。电网的配套建设相对滞后也让业主们颇为头 疼。据有关电力专家介绍,基于电网安全的考虑, 按一般惯例,在电压等级达到35KV 高压以上之 后的升压、变电等设施及线路均由电网负责投资 和建设,发电企业不能涉及。但在格尔木东出口 光伏园区,不仅多数110KV 升压站由业主自行投 资建设,一个330KV 的升压汇聚站也是由13 家 光伏电站业主凑资建设的。对此,青海省发改委 一位官员认为,如此大规模的光伏电站建设,配 套设施完全由电网投资肯定来不及,电网不是不 愿意配套,而是速度跟不上。由业主自己投资, 可以更快地实现并网。这位官员表示,目前的做 法大家都接受,就是最有效的办法。实际上国网 已经在加大力度,比如加强配套升压站的建设等。 光伏与电网的匹配,是一个究竟应该由谁去配合 谁的逻辑关系问题。是光伏应该配合电网,还是 电网配合光伏?依然存在争议。此外,电站业主 们反映最为集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地的配套设 施跟不上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中比较突 出的是基础设施等。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一些业 主这样说:“按常理来讲,通水、通电、通路等 最基本的“三通”条件是应该有的,但有的电站 甚至直到已经并网发电才接通临电,施工时只能 依靠柴油机发电。” 看来,光伏产业园内基础 设施滞后确实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是是标准和规范缺失是导致光伏电站出现 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光伏电站,虽然大多数问题 集中在升压和强电部分,但不少问题都跟逆变器 相关,比如输出电压等级是否符合国网要求、是 否具备低电压穿越保护等。也正是因此,逆变器 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其实,逆变器的问题主 要集中在标准、技术规范是否按照国网的要求去 做,也多与相关标准缺失有关,比如逆变器电压 输出幅度太宽,700V 进直流,200V 交流出,缺 少相关规范和要求,也让设备企业无所适从。目 前各逆变器厂家技术路线不同、技术标准不同, 又缺乏横向技术交流,国内对于35KV 以下的串 并结构以及电气配套设备又都是非标准化的,没 有标准,出现问题则很正常。而对于比较突出的 电缆头爆炸问题,也是因为施工不按操作规范执 行的原因。据介绍,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造成事 故的例子不少,比如大唐电站建设曾出现由于注 油时进水而发生主变压器爆炸的事故,就是属于 典型的施工管理不到位,后来施工单位花费上 百万赔偿给了大唐电站一个新的变压器,损失很 大。不按操作规范施工和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也 因为多数环节本身就没有操作规范,加上一些电 站建设时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存在,缺乏 自我管理意识。有专家就举了个例子,“比如, 电站管理的操作系统是比较先进的,就是在电脑 前用鼠标操作即可,但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还需 要有一个反误操作和反事故规程,也就是要告诉 操作人员误操作的后果是什么,要知道鼠标操作 是很容易没准的事,但很多光伏电站甚至就根本 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因此,光伏电站缺乏 建设管理规范,没有建设标准,只能摸索着干, 才导致问题层出不穷。缺陷严重让光伏电站投资 者十分焦虑。目前,光伏电站的系统设计缺陷较 为严重,据位于格尔木的某电站业主洪先生透露, 在格尔木已建成并网的光伏电站中,几乎没有一 家在试运行过程中不出现问题,甚至还有专业发 电集团建成的光伏电站天天都出问题。从青海省 电力公司2012 年前3 月份格尔木地区光伏发电 量统计表中发现,有几家光伏电站在前两个月的 发电量甚至为零。可见其中部分电站的缺陷问题, 令人堪忧。据悉,有的电站需要消除的缺陷达到 上百项,少的也有二、三十项。有些光伏电站在 设计上就有很多缺陷,对后期运营方面考虑也不 够周全,只单纯从成本角度考虑,却未考虑到后 期运营隐患和长期经营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格尔木地区光伏电站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集 中在无功补偿、光能预测以及稳控装置方面,包 括主变压器不符合要求、无功补偿功率不够、无 稳控装置、逆变器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缺少发电预测或信号不通、绝缘不符合要求等。

六是人才缺乏是光伏电站投资者遇到的普遍 难题。中国光伏产业应用性人才较为短缺,有的 是懂电站设计但不懂光伏,有的是懂光伏却不懂 电站设计。很多人根本不懂得光伏电站的特性,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由于设计单位缺乏在光伏电 站设计方面的经验丰富的人才,导致一些电站 的前期设计可能并没有考虑对一些设备的特殊要 求,而出现电缆爆炸等严重问题。以电缆爆炸为 例,设计单位一般喜欢采用三芯电缆,但根据经 验,这样的电缆很容易出问题,可不少设计单位 对此并不以为然,随着电缆爆炸事故出多了后, 大家才把设计改过来。另外,还发现有设计单位 把电缆设计在了正负零以上。而按照相关规定, 电缆是必须要埋到正负零以下的。另外地质腐蚀 性和风沙大的问题,有些设计单位在系统设计时 就根本未予考量。而有的设计院认为,根据其地 勘报告用不着专门防腐。还有发电侧并网要求集 中发电、集中升压、集中输配电成为一个整体的 系统,因此其串联和衔接非常重要。其中还有很 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对光伏电站的系统设计、 系统集成和发电规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 缺乏这样专业人才,很多设备企业都对维护电网 稳定运行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对稳控、低电压穿越 和无功补偿的要求,一些企业根本没有人知道其 重要性,几乎多数设备企业都未意识到这一点, 导致光伏电站问题不断,目前一些地区仍有个别 电站还没有投入试运营,“一投运就爆炸,怎么 投?”。

总之,上述方面是光伏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这些“障碍”使得光伏产业上游具备的规模优势 未能顺利促进下游应用环节的投资,影响了我国 光伏应用的进程。

三、如何从应用弱国变为应用大国 启动中国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推动光伏电站 建设,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疲软,解决国内光伏 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提高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是中国既 定的发展目标,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中国拥有巨大 的市场发展潜力。打开中国国内应用市场,不仅 是光伏制造业发展所需,也是中国能源结构调整 的必经之路。虽然近年来的呼声很高,似乎这个 话题也不新鲜,但是光伏应用市场依然疲软,光 伏电站建设依然没有大规模的建设,中国依然是 光伏制造强国,但不是应用强国。针对我国光伏 发电市场“潜力巨大,应用极小”的尴尬状况, 业内专家和从业人员认为,当前我国应采取积极 的政策措施,“多管齐下”扩大光伏产品国内需 求,为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助力。如有计划 地进行光伏建筑一体化工作,大力发展离网式的 小型光伏发电系统,还有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 减少新能源产业发展行政审批、政策扶持的环节 等等,但关键问题是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如多晶 硅准入标准,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集 成系统等方面标准等;要尽快明确光伏发电上网 电价,加大对电网的投入,对我国现有电网进行 智能化改造,解决电网发展大量欠账问题。但最 为关键的是,打开市场需要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 的机制,需要各方跳出利益的博弈,先将蛋糕做 大,需要大胆尝试,多一些敢吃螃蟹的人。同时, 也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共同研究相关产业

韩永奇 山东蓬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