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北京秋夜,德国驻华大使馆里挤满了前来参加德国总理默克尔宴请的人群,感叹中德关系终于恢复到“蜜月期”。
德方在中国问题方面最权威的一位专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对华关系这个问题上,现在的默克尔越来越实际了。
在上任之初,默克尔将意识形态差异置于经济利益之上,中德关系则在2007年跌入谷底,但她最终还是踏上了前任的“经济优先”道路。
正如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在其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德中两大经济体互有需求:“中国需要德国的技术,德国需要中国的市场。”
而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德国的身份又具有了另一重意义:在欧盟委员会话语权缺失的政治现实中,谁能代表欧盟对于中方而言是很重要的。作为“最终埋单方”的德国,其决策力决定了其在欧债问题上同中方直接对话的重要性。
欧债危机
默克尔8月31日结束了访华之行。鉴于9月中旬就要召开中欧峰会,默克尔此行令不少欧洲国家“吃味儿”,认为她向中国要求继续购买欧债有越俎代庖之嫌,并抛出了“到底是谁在代表欧盟”的问题。而在此前,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对德国的“新经济帝国主义”心存芥蒂。
根据德国方面的消息,在高级别会谈的一次晚餐中,包括默克尔以及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在内的高官们在同中方的对话中,对于欧债危机没有什么禁忌,谈得非常坦诚。
最终,中方表示,愿在充分考虑风险防控的前提下,继续投资于欧元区国债市场,并加强与欧盟、欧洲中央银行和基金组织,以及主要国家的沟通与协调,支持欧元区重债国走出困境。
不过也有德国的评论表示,为了获得中方对继续“投资欧元区国债市场”的承诺,默克尔也付出了在光伏产业方面让步的代价。
虽然被称为中欧“太阳能之争”,实际上则是中德企业之争:正是以德国太阳能世界公司(Solarworld)为代表的欧盟光伏电池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对华光伏电池的反倾销调查申请。
正如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所言:“德国的立场是关键,因为提起此案的是德国企业。”此次,默克尔表示:“关于中欧企业间光伏太阳能贸易问题,希望通过协商而不是启动反倾销程序解决。”
中德贸易
以目前的势头,中德两国设下的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800亿美元的目标并不难实现。
要看到的是,尽管德国对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出口额仍然远高于对中国的出口额,但中国却是德国出口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与2005年相比,2011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206%。
与此同时,中德双方目前都认识到,双向直接投资对双方非常重要。中德两国此次迈出关键一步,决定就进一步促进双向投资发布《联合声明》,并指出:“中国商务部继续欢迎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德投资。”
据本报获悉,在默克尔访华期间的8 月31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叉车制造企业凯傲集团就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物料搬运和液压驱动技术领域展开密切合作。
不过,随着中德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两国关系也变得异常微妙,特别体现在知识产权方面,德国媒体在过去几年中大幅报道了中方的侵权事件。
在德国工业重镇斯图加特,一直组织中德企业交流的一位匿名市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在以往组织中国企业参观德国工厂和公司时,都会受到德方的热烈欢迎,然而近两年的一个事实是,要为中国企业在德国安排一些企业参观变得非常困难。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