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立秋刚过,河北省张北县的草原上已经透出阵阵凉意。从县城出发,沿路往西,大约半小时后,一排排洁白的风机出现在绿色的草原上,随后,又能看到大片湛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继续前行,储能厂房、综合控制楼逐一映入眼帘。
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及智能调度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友好并网综合示范项目———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
自去年12月示范工程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这里已经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它为有效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走上新能源未来发展之路打开了一扇大门。
充足样本打造新能源发电试验平台
记者首先来到作为试验区的孟家梁风电场,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3兆瓦永磁直驱型风机坐落在这里,当天正在进行相关技术调试。不远处,是两台相对矮小但体型庞大的垂直轴风机,这是当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垂直轴风机,它能充分利用来自各个方向的风能。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输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明告诉记者,示范工程内有多种不同类型的风机,对它们进行统一调控是示范工程的一大技术亮点。示范工程自主研发的风电厂调控一体化系统,可以打破不同厂家风机通信协议互不开放、无法直接“对话”的壁垒,使风电厂的信息实时同步传送,让大家都听调度的指令。
不只是风电板块,在太阳能发电板块,也能看到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这里安装有多晶硅、单晶硅、非晶薄膜等多种材料,使用平单轴跟踪、斜单轴跟踪和双轴跟踪等不同的支架方式进行组合。
徐明说,示范工程已经成为了不同厂家、不同机型的试验场。一期工程包含10万千瓦风电和4万千瓦光伏发电。“我们希望通过在技术标准制定、选型和发展路线等方面的尝试,为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入网,以及未来在全国大规模推广风光储输系统工程提供了充足的样本和充分的借鉴。”
储能研究促进新能源规模化利用
在储能部分的3号厂房,记者看到了安装在白色箱体内的磷酸铁锂电池模块。据储能专责牛虎介绍,3号厂房总容量为6兆瓦,每个房间都装有1890个电池模块,共有9个房间。
除容量为14兆瓦的磷酸铁锂电池外,一期工程还包含4兆瓦钠硫电池和2兆瓦液流电池,储能部分总容量为2万千瓦。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类型化学储能电站。
在储能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一直为业界所期待。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表示:“大规模储能研究是应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技术之一,当地消纳最大的问题就是储能,大规模的风电就需要大规模的储能。”牛虎告诉记者:“风电、光伏发电与储能可以进行智能互补,把平稳的电能送到千家 万户。其中,储能的作用并不单纯是把风电、光伏发出的电储存起来以后再送出,而是通过实时充放电对风电、光伏所发出的电进行平抑,使风电、光伏变得可控、可调、可调度,甚至接近常规的火电。”正如牛虎所说,示范工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风光储三者的配合,最终试验出最佳配比,利用储能技术,平滑风、光发电的波动,使之成为电网友好的能源资源。
智能控制实现源网友好发展
在位于示范工程综合楼的智能控制中心内,记者看到,大大的显示屏上展示了当天总发电量、及风、光、储三方面的出力情况,还有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出力曲线。
徐明指着一条绿色、较为平稳的线告诉记者,控制中心内的这套联合发电智能全景优化控制系统可以说是整个示范工程的“大脑”,通过它的智能控制,可以使风光储三者 形成互补,最终得到一条较为平滑的曲线,在最大限度接纳新能源的同时,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据了解,示范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首个电源项目,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将实现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以及智能电网输电的友好互动和智能调度,最终将打造成探索、破解电网接纳大规模新能源技术和安全难题的重要实践平台。
“示范工程投产后,累计发电量已经达到2.3亿千瓦时。然而,示范工程最大的意义并不是提供这些可以计数的电量,”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输示范电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银明告诉记者:“它更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风光储联合发电,消除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的冲击,从而将风电、光伏发电变为优质电能,同时通过风光储输的智能控制,为将来大规模的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友好接入电网探索一条新路。”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