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8日晚,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获颁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他在发言时称,未来一定是太阳能的世界,未来一定是中国的。然而作为清洁能源,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却始终伴随着很多争议。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更是直言不讳:“生产太阳能产品把污染留在中国”。
产业发展层次低、污染控制水平低,国内应用范围小,一个本该富有生气的新能源产业如今却面临着如此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表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光伏产业将面临更多来自成本、市场、技术、环保方面的挑战,而这也将会成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动力。
光伏“大国”承受巨大污染压力
国内企业尚未掌握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回收成本高昂
2010年10月,媒体上关于“六九硅业污染屡遭投诉英利新能源项目涉嫌违规”的报道再次引发对光伏企业污染问题的热议。自2009年12月六九硅业试车以来,由于排放刺激性气体和产生巨大噪声,其对当地农作物生产和村民健康均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近年来国内生产多晶硅的企业也是屡屡因为环境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常用的多晶硅生产技术为“改良西门子法”,这一工艺同时形成大量的四氯化硅等氯硅烷副产物和氯化氢。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回收工艺不成熟,四氯化硅、氯化氢、氯气等有害物质极有可能外溢。
一方面,目前多晶硅先进的生产技术被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垄断,另一方面,国内企业都是单独建厂,由于副产物回收再利用的成本昂贵,多数企业未安装或未完全安装相关的回收设备,加上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这些都导致我国多晶硅行业污染控制水平较低。
多晶硅生产大国,正在承担着副产品的巨大污染压力。中科院院士简水生曾算过这样一笔账,采用改良西门子法,1千瓦太阳能电池约需10公斤多晶硅,按目前国内最好的控制水平,生产10公斤多晶硅将产生四氯化硅80公斤。而用于倾倒或掩埋四氯化硅的土地将变成不毛之地,植物将不再生长,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回收成本高。
不是没有控制技术而是肯不肯用要对相关企业加大环保压力,促其改进工艺、加强污染控制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闻瑞梅则认为,“光伏企业把污染留给了中国”,这种说法有些片面。“我们不能片面地否定光伏产业。”闻瑞梅指出,国内企业已经完全有能力建立一个完全闭环的循环系统生产线,所有生产的废料、废气可以在一个闭环系统里面重复使用,极大地减轻对环境产生污染。
她强调,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处理多晶硅的废气和副产物,不是技术上遇到瓶颈,而是肯不肯用最先进技术的问题。控制污染需要大量的投入,这对一些企业而言提出了考验。在多晶硅制造领域,美国和日本也都经历过污染时期,但是在技术进步以后,污染才慢慢减轻。
2009年9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制定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要求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太阳能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要不低于98.5%、99%、99%;到2011年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
“这个意见出台之后,很多老板反对,行业协会也在呼吁,对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严格执行,可能意味着成本大幅提升,甚至倒闭。但从行业长远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说,这个决定是对的。”费维扬说。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征求意见中的标准,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只有前15家多晶硅企业“是完全符合相关要求的”。而40多家企业中,有20家左右存在环境问题,并且少数企业由于工艺问题,能耗比较大,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多晶硅行业准入门槛,将对行业的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修订,形成一个“合适高标准的,又有利于我们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有利于多晶硅产业健康发展的准入门槛”。而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多晶硅市场分析及科技发展座谈会上透露,相关部门将研究对多晶硅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进行补贴。
薄膜电池是不是一种补充?
不同技术路线优劣势明显,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才是关键
在国际市场硅原材料持续紧张,多晶硅生产高污染和高耗能的背景下,薄膜太阳能电池已成为国际光伏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热点。在国内,它和多晶硅也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2009年11月,全球第一条双线双结大面积硅基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江西赛维百世德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昌高新区宣布竣工试产。这个项目引进了全球顶尖太阳能设备供应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技术,初期达到8.5%的稳定转换率,随后将不断提高至12%(目前非晶硅单结技术的转换率为6%)。而技术成本仅为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的40~50%,硅膜厚度不到两微米,耗用硅材料仅为1%。公司和合作伙伴联合研制的5.7平方米的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成为全球单块面积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铂阳太阳能执行董事彭立斌介绍说:“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利用多晶硅材料生产成本,占整个光伏电池成本的40%~50%。相比之下,薄膜电池仅使用在基板上形成的一层薄层材料,生产过程只需200度低温,耗电少,污染小,极大程度上减少高耗能和副产品污染问题。在转换效率,实际转换效能方面都具有明显优越性。”
尽管非晶硅薄膜可以低成本大面积连续生产,但从2010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其对传统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市场仍未形成有效冲击,后者仍旧占据着整个光伏电池市场80%的市场份额。
业内专家指出,薄膜电池同样也存在着很多劣势。效率低、稳定性差、相同的输出电量所需太阳能电池面积增加等问题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的瓶颈。而薄膜电池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一般是多晶硅电池生产线的7~8倍,也让投资者心存犹豫。
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表示,多晶硅电池与薄膜电池互有优劣,未来到底哪种技术占据主流取决于哪种技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短评
别把悲伤留给自己
陈湘静
有一句歌词很契合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把悲伤留给自己,你的美丽让你带走”。能耗高、污染严重,低价竞争不断挤压利润空间,我国多晶硅生产业繁荣的背后是不可忽视的低端制造之痛。由于没有统一的能耗、占地及环保标准,我国多数多晶硅企业在成本、质量等方面仍难以与国外企业抗衡。
从去年开始,有关部门开始酝酿对多晶硅行业设定准入门槛,对旧有和新建多晶硅项目的建设条件、生产规模、公益以及能耗、环保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希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促进结构调整。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近日正式出台。
根据准入标准,国家将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综合配套、安全卫生和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而现有项目也要经过论证及核准,不合标准的将整改,整改不合格将被勒令退出。光伏产业自我提升开始走出了第一步。
相关报道
光伏企业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内需迟迟不能打开
何时不再为他人做嫁衣?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春力曾指出,在光伏产业中,我国的硅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40%,95%用于出口。其用途是清洁能源,但在生产过程中却是高耗能、高污染。因此,我国为世界低碳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自身却并没有实现低碳发展。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95%的原材料需要进口,95%的太阳能电池则是出口。”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孟宪淦表示,也许从一连串的数据上来看,我们可以宣称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前所未有地发展壮大。但是,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似乎仍然逃不开中国工业发展的尴尬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国内太阳能电池装机容量仅仅约为100MW,而仅2007年国内一年的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就能满足国内今后十几年需求的2/3还多。
从产业结构上看,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中上游的晶体硅制备、切片环节技术门槛最高、利润回报最大,而下游的电池、组件制造环节,则技术门槛较低、利润回报较少。尤其是组件环节,成本竞争最为激烈,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最低。
然而,我国企业恰恰是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的电池、组件制造环节。上游的晶体硅材料主要为欧美和日本的传统七大厂商所垄断。下游光伏发电市场,则主要集中在欧洲,其光伏系统装机量占全球比例接近80%。可见,对我国而言,所谓的“光伏大国”仅仅是“生产制造大国”,再说得准确一些,则仅仅是“电池和组件制造大国”。在这样一个新兴产业内,我国依旧没能摆脱“世界工厂”的角色。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我国光伏行业技术水平不高,企业处于产业结构的低端,导致我国在成为光伏产业生产大国的同时,却没有真正成为使用大国。相信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光伏产业自主品牌的逐渐兴起,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局面正在逐步好转,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现象,除了企业自身的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之外,国家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才是中国光伏产业的根本出路。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