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淘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陆剑洲
针对预期中的屋顶光伏电站“金太阳”补贴取消,改为根据发电量执行电价补贴,大多数人对于今后投资光伏的盈利预期抱有怀疑态度,其实这是一条必须走的路,而且也是未来光伏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下分析:
一、 全球光伏电站补贴方式
1、 德国模式
众所周知,德国在2010年以前是全球光伏市场的引擎,它的高补贴政策带动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德国屋顶电站采取的是双电表计量方式,光伏所发电力直接通过一个电表送入外部电网,用户用电则通过另一台电表从电网取电。这样光伏所发电力全部卖给电网公司,政府出资高价收购这些光伏电,最初这种补贴方式提高了光伏投资者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光伏装机容量达到较大比例后(区域电网光伏在所有发电设备中装机占比超过25%),电力调度出现了问题,光伏的抛物线型发电曲线本身就有削峰的需求,而传统发电设备的削峰调节幅度在阳光充沛的日子里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导致电网波动。因此德国很多地区出台了光伏电站功率输出(70%负荷输出限制)和年总发电量(90%的发电总量输出)输出限制措施,目的是让用户在高峰时段尽可能自身消耗掉一部分光伏电。随之而来的,德国之前的安装双电表方式势必需要改革。
德国的电价补贴模式对于光伏设备和系统效率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投资者都想提高发电的效率,使得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
2、 日本模式
日本也是一个很早就开展光伏应用的国家,很多年前就开始了光伏电站的补贴,不过他们对于屋顶光伏选择的是给予一次性装机补贴为主的方式,近两年才开始在装机补贴的基础上加入收购多余电量的补贴模式。这种补贴方式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不做出口的本土企业对于设备效率提升和技术升级的积极性不高,主要着重于产品成本降低。因此,日本企业生产的如逆变器产品,在欧美市场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其小型逆变器产品自身效率甚至低于中国的一些逆变器出口企业。
日本的屋顶光伏电站之前一直采用的是净计量模式,也就是电表正反转方式,用户只有在光伏所发电量大于自身累计用电量时,才会产生实际售电。此方式对于今后推广光伏-储能混合系统来说,无需进行任何改造。
3、 中国模式
中国在2009年开始推出了住建部光电建筑一体化和金太阳补贴项目,标志着中国光伏应用正式开始规模化。中国屋顶光伏电站采用的是和日本类似的一次性初投资补贴政策,投资者只需要出一半的投资额即可(实际情况是投资商的出资比例远不到一半)。中国金太阳政策鼓励大规模屋顶应用,因此在进行了几年后,大面积适合安装光伏的屋顶成了稀缺资源。同时政府要求自发自用或升压送至电网,完全自发自用就需要用户安装防逆流系统,防止光伏电倒送入电网,这样就有可能在用户侧负载小于光伏电站发电功率时,产生了限发现象,浪费了宝贵的光伏资源;升压上网方式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升压系统投资增加和电费结算价格偏低的问题,因为升压上网后,出售电价只能以当地脱硫电价结算,很难实现项目收益。
中国的光伏发电计量主要以用户侧并网点计量模式,用户根据电量支付给投资者相应的电价,俗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4、 美国模式
美国屋顶光伏电站补贴早期主要以抵税(约为30%-50%的投资额)和节碳交易为主要补贴形式,2010年开始采取50%投资额补贴措施。
美国的光伏电计量采用的是净计量方式,允许用户在用不完光伏电量的同时输入电网,电表可以正反转,多送入电网电量按照常规发电厂收购电价计费。
5、 其他
大型地面电站全球模式都一样,升压后,将光伏所发电力送入输电网,并通过计量输入电量结算电费。地面光伏电站基本都有额外的电价补贴政策,来保障投资商的收益。但随着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不断提高,大型地面电站比例将逐步降低,原因是集中型光伏电站规模提升后,电力调度的难度加大,会导致一定的窝电损失,而今后配电网智能终端改造时,此类电站较难整改。本文中对于此类电站不做分析,所有引用案例和分析也不包含地面光伏电站。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