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伏两个字为普通人所熟知,并不是因为这种新的发电方式方便了人们生活,而是最近甚嚣尘上的中国光伏产业遭欧盟、美国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新闻。 近日又有消息称美国光伏企业Solyndra向三家中国光伏企业提出了高达15亿美元的索赔,理由是补贴,是卡特尔。
为何媒体都说光伏企业是“躺着中枪”? 其实经笔者调查,世界各国的光伏产业,目前都是拿着补贴在亏损,尽管如此,各国政府依然肯将资金投入到这个产业的发展中,原因就是光伏产业低能耗、低污染的优势十分明显,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理念,是未来能源产业的方向之所在。
罗姆尼拿破产的光伏攻奥巴马,其实说出了事实
2012年6月,罗姆尼在参观了Solyndra停产的设备之后表示,这正体现了奥巴马政府的失败。
美国大选激战正酣,奥巴马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在罗姆尼眼中简直就是“不堪入目”,其中就包括几次失败的政府对于光伏企业的扶持。 2011年8月,获得美国政府5.35亿美元贷款担保的光伏厂商Solyndra申请了破产保护,另外两家太阳能企业SpectraWatt和Evergreen(以上三家企业均为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商)也分别在8月19日和8月15日提交了破产保护的申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10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曾专门拜访Solyndra,并对该公司产品设计赞不绝口,称该企业是“保证美国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引擎”。 Solyndra破产后,《大西洋月刊》评论道,“Solyndra的陨落让奥巴马的溢美之词显得无比愚蠢”,并预言美国光伏企业走下坡路已成大势之趋。 “如果经营的好,股东们会大大获益,但是纳税人可能仅仅拿回了自己的钱。另外,如果经营得不好,纳税人就遭难了,会失去近5亿美元的资金”,罗姆尼的评价虽然不留情面,但却很好地概括了光伏产业在许多国家的状况。
世界各国光伏产业大同小异:拿着补贴赔着钱
由于能源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特殊地位,早在“寒冬”开始之前,各国政府就已经开始了对本国光伏产业的扶持。
美国政府在2005年制定了《联邦能源政策法案》,规定对光伏系统的投入可以用来抵扣税收。其中,对商用光伏系统,30%税收抵扣2年,之后为10%;而对居民用光伏系统,30%税收抵扣2年,2000美元封顶。 美国目前共有18个州提出相关的计划,其中有6个州更明确制定太阳能源发电占整体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目标。
德国政府于2000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4年对该法进行了修改,根据不同的太阳能发电形式,政府给予为期20年、0.45-0.62欧元/度的补贴,每年递减5 -6.5%。 2010年4月1日起,德国调降住宅等建筑用太阳能电价15%,7月1日调降大型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电价25%。 2010年,德国内阁又通过“加强德国光伏产业竞争力”文件,其中计划在未来3-4年内划拨1亿欧元财政资金,用于太阳能产业的研发经费。
日本政府2003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比例标准》,规定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中必须有一部分为新能源自供或外购皆可。 2009年1月,日本恢复了对太阳能的补贴,当年日本全国太阳能板产量较前一年增长了一倍。 2011年8月,日本颁布立法,对光伏实行强制上网电价,要求其全国10家电力公司购买过剩的太阳能电力。
但即便是手握政府的各种政策、补贴,美国之外各国光伏产业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在欧洲,欧债危机的阴云笼罩了这项新能源产业的光芒。 据新华社报道,2011年11月,德国太阳能技术公司Solon宣布,由于无法跟银行、投资者达成友好协议,该公司已正式申请破产,成为德国首家申请破产的太阳能上市企业。 Solon在1998年成为德国第一家上市挂牌的太阳能企业,曾是全球顶尖的太阳能面板制造商。 2011年,Solon的股价暴跌了78.73%。 与此同时,德国知名太阳能企业Q-Cells2011年第二季度出现4.5亿美元左右的大规模亏损,因此只能选择并购之路;德国最大的光伏制造商SolarWorld同年也关闭了美国和德国的两条组件生产线;欧洲第二大石油公司BPPlc也已决定关闭旗下太阳能单位,在投资40年之后,BPPlc决定全面退出这个产业。
日本与美国、德国并列为三个世界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由于夏普、三洋等日本光伏巨头持续巨资增加对光伏产业的投入,日本的光伏企业要比美德两国较为幸运。 但就在今年6月29日,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商NPC宣布,因欧债冲击、加上德国、意大利政府对太阳能补助对策的动向不明,导致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呈现下滑,合并营收跌幅高达近41%,NPC不得不裁掉三成员工以应对危机。
可以说,低迷的市场环境给了政府插手光伏产业的空间,在能源领域,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也似乎并无博弈的必要。 就像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给出的理由那样,光伏产业在短期内还需各级政府支持,不能因一家企业的失败就否定整个产业。 更何况,各大主要光伏应用市场要面对着大量的粗制滥造的光伏产品的倾销。 但近几年,各国政府肯于将资金投入到这个“无底洞”中,原因很简单——光伏产业未来的市场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不过赔钱不只是赚吆喝,不可小觑光伏产业的未来
将制造环节的能耗与发电量结合测算,光伏发电的平均能耗折标煤为19.73克标准煤/千瓦时。 而2009年全国发电煤耗平均为342克标准煤/千瓦时,光伏发电的能耗仅是煤电的1/17。低能耗、低污染,光伏产业的优势十分明显。 据《经济日报》报道,有人根据2009年国内光伏企业技术水平,对光伏电池全寿命进行能量平衡测算,以原料硅砂为起点,到制成晶体硅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制造产业链总能耗为2.597千瓦时/瓦,折标煤为888.2克标准煤/瓦。 按我国每瓦晶硅太阳能电池年发电1.5千瓦时计算,晶硅太阳能电池在电池寿命期内,平均发电量可达45千瓦时。 将制造环节的能耗与发电量结合测算,光伏发电的平均能耗折标煤为19.73克标准煤/千瓦时。 而2009年全国发电煤耗平均为342克标准煤/千瓦时,光伏发电的能耗仅是煤电的1/17。 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能耗还在不断降低。 在排放环节,四氯化硅是多晶硅生产副产物中最难处理的物质,但是按照闭路循环设计的多晶硅生产工艺,废物的排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但值得注意的是,光伏产业距离真正的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德国柏林固态物理研究所数据统计,一块安装在德国南部的屋顶太阳能多晶硅电池板,需要7年的工作时间,它发的电才等于制造它所使用的电。 2010年,13个项目总计280兆瓦的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进行招标,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就曾表示,按照项目核算,此轮招标涉及的部分项目预计要17-18年才能实现盈利。
因此,剑指光伏,各国都把注下在了未来。 从长远来看,光伏产业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世界能源组织(IEA)、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对光伏发电的未来作出预测:2020年全球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1%,2040年占总发电量的20%。 2007 年初,欧盟提出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到2050 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40GW(其中德国为80GW);2035至2040 年达到总量的一半,即220GW。 美国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 年太阳能电池累计销售量上升到200GW, 光伏发电量将达到360 109KWh,2050 年光伏发电量将达到1400 109KWh。 日本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 年光伏发电量将达到居民电力消耗的50%,累计安装容量约为100GW。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光伏产业步入盈利正规只是时间问题,在市场机制下,经过优胜劣汰撑过“寒冬”的企业,才是真正能让光伏产业“发光、发热”赢家,产业链顶端的高端技术才是赢家赖以生存的资本。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