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已建成的薄膜光伏太阳能农业大棚多为示范工程,与农业生产结合不紧密
薄膜光伏太阳能农业大棚虽然在我国多个省份大大小小的已建成了20多个,但多数均是概念性的示范性工程。通过到山东、江西等地的示范点调研,发现建成的薄膜光伏太阳能农业大棚大多数均没有充分利用,棚内种植农作物很少,甚至只是一个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大棚,棚内并没有任何农作物。当前,薄膜光伏太阳能农业大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仅是概念性的展示,并没有和实际农业生产紧密结合,没有起到既能利用太阳能发电,又能进行农作物生产一举两得的双赢效果。
(四)配套设施不完善及运营保障技术不到位,导致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
由于目前大部分的薄膜光伏太阳能农业大棚仅是示范,所以棚内并没有相应的农业生产设施如降温和加温设施。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夏天温度普遍很高,冬季温度又很低,如果建成的薄膜光伏太阳能农业大棚内没有相应的降温和加温设施,在炎热和寒冷的季节也很难保证能进行农作物的正常生产。而且大部分农业企业和农民种植者并不掌握太阳能电池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技术,很多太阳能电池加工企业在建成大棚后并没有后续的运营保障技术服务,一旦太阳能电池出现问题就很难保证能正常运行,因此已建成的大部分薄膜光伏太阳能大棚存在应用效果不理想的状况。
(五)太阳能发电量与农业生产用电量不相匹配,与当地电网并网存在较大困难
薄膜光伏太阳能大棚能利用太阳能发电,发的电也能应用到棚内农作物相应生产设施上如降温和升温设施,但发电量与用电量并不匹配。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太阳能发的电量远达不到农业生产用的电量,相反如果是在一般的天气,太阳能发的电量就会超过农业生产用电,就会存在多余的发电量。解决的办法就是与当地电网并网,但目前与当地电网并网存在成本高,并网要求条件苛刻等问题。
(六)国家补贴比例不高,影响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从表1看出,建设一个较小规模的薄膜光伏太阳能大棚也要几十万元,规模较大者可能需要几百万元,甚至上亿元。目前我国为了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而开展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补贴比例最高为50%,这一比例应用在设施农业大棚上,依然存在投入成本太高,企业和个人承担的风险大,因此影响了薄膜光伏太阳能大棚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七)薄膜光伏太阳能大棚结构承重要求严格,现有农业大棚改造成本高
因薄膜太阳能电池普遍采用双玻封装的方式,组件厚度为6-7mm,而常规光伏大棚所用保温玻璃厚度为4mm左右,两者厚度相差2-3mm,原有的农业大棚结构承重不能满足光伏组件的承重要求,需要对原有农业大棚结构进行改造和升级,这也导致薄膜光伏太阳能大棚的总体投入增加,限制了薄膜光伏太阳能大棚的大范围使用。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