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评论:光伏之“难”需“标本”兼治

   2012-11-09 CNMN7990
政策救市

竞争之下需公平之光

中国是多晶硅进口大国,2011年中国自产多晶硅占总量约55%,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自产多晶硅大约8万吨,而同期,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达6.46万吨,进口金额约为20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今年上半年,欧盟进入中国市场的多晶硅约93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8%,平均价格为27.5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5%。其中,产自德国的多晶硅为9100吨,比去年同期上升59%,德国的多晶硅主要来自瓦克化学。受到进口冲击影响,上半年中国市场上多晶硅平均售价大跌63%,降至23.2美元/千克。

事实上,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光伏市场就进入了一个低潮期,太阳之“能”也不再炙手可热,随之而来,多晶硅价格也一路向下、跌跌不休。但与此同时,2011年国内多晶硅当年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增长62%,硅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本应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但为何国内多晶硅产业自2011年以来陷入大规模停产境地呢?国内多晶硅生产商、重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负责人何宁表示,这与海外多晶硅的不公平贸易有很大关系。

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原产自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口绝对数量增长了272%,进口价格则下降了75%;2012年1~6月与2011年同期相比,进口绝对数量增长了34%,进口价格则降49%。

何宁说:“由于欧盟多晶硅的进口价格不断大幅下降,国内多晶硅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生产、保持市场份额,不得不随之降价,这导致国内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乃至出现亏损。”数据显示,2008年~2011年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成本差整体跌幅达到89%,2012年1~6月比2011年同期下降了94%。

目前,世界主要的多晶硅企业都在采用GT Solar公司的多晶硅炉生产多晶硅,而采用GT Solar的设备,成本应在30美元/千克左右。这也就是说,如果多晶硅的销售价格低于30美元/千克,企业基本上无利甚至在亏损。而今年上半年,欧盟进入中国市场的多晶硅平均售价为27.5美元/千克,这一价格也进一步说明了,欧盟进入中国的多晶硅产品是在接受了其国内补贴的情况下,在中国市场的倾销行为。

对此,何宁表示,对欧美韩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是避免国外产品垄断、漫天要价的需要。如不及时制止国外多晶硅的倾销和补贴,一旦国内产业受到严重伤害,原材料话语权又完全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的话,未来多晶硅价格难以想象,太阳能中下游企业的商业安全和利益将遭受严重威胁。

弘亚世代光伏分析师张虹表示:“此次‘双反’立案对国内较大规模的多晶硅企业是有利的,可以减少进口产品带来的冲击,减缓亏损的速度。但对小的多晶硅企业而言,或已经没有竞争力,或已经停产了,商务部的立案调查乃至征税,并不能使它们起死回生。”

针对多晶硅产业下游企业担心一旦商务部提高进口多晶硅的关税,会增加企业的成本的问题,何宁说:“国内下游企业目前遭遇的困境并不是由原材料成本上涨造成的,而是产能过剩、低价竞争。举个反例说,目前多晶硅20美元/公斤下游厂商在亏钱,三四年前价格是200~300美元/公斤,厂商为什么反而赚钱呢?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产业的长远利益。中国光伏产业只有牢牢把握原材料的话语权,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才能使产业实现长久健康发展。当下游产业伙伴不得不继续履行和国外厂商签订的高价多晶硅长期合同,或不得不支付巨额合同罚金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谁才是真正可以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国货自强

整合实乃治本之道

目前,究其造成国内多晶硅行业“哀鸿遍野”的原因,除了国外低价多晶硅的冲击之外,还有就是我国多晶硅企业多数停留在粗放生产、竞争力不高的阶段,以及前几年的过度投资、盲目扩张、业内对未来市场预期的失误导致产能过剩,加上日前下游光伏行业需求的疲软更是严重挫伤了中国多晶硅企业的发展势头。

如今多晶硅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亟待调整,借此“双反”调查之际,国内多晶硅企业可以迅速优化产业结构,彻底摆脱经营困境。目前国内多晶硅产量集中度较高,7成以上被行业前4、5家企业所把持,而其应对国外多晶硅企业的经验不足、实力不够,“大而不强”的局面亟待做出调整。从结构上看,多晶硅太阳能的成本控制已到尽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有相当部分落后产能被淘汰,而非晶硅的薄膜太阳能则尚有较大成本下降空间,未来大有市场潜力。此时出台“双反”调查有利于保护国内重点多晶硅企业,加速其优化结构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

而身处多晶硅产业下游的光伏产业,其需求发展决定了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及多晶硅市场价格。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光伏产业一直都是“三头在外”,即光伏产品主要依靠出口、生产原料和关键设备则依赖进口,这种格局是不健康且脆弱的。其对上游多晶硅行业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如能打开光伏发展的国内市场,不仅仅是为国内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将提振国内多晶硅市场。

好在中央及地方政策层面正在发力开启国内市场扩容。首先,温总理今年7月份在江苏调研时曾指示,对于光伏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应通过行业整合以及兼并重组来解决。其次,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将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21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装机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装机100万千瓦,并网和离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累计集热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第三,国家电网也于日前宣布,对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且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屋顶和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提供系统接入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免费服务。这充分表达了政策推动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明确意图。

对于产业发展,张虹表示说,“不论是此次对欧盟多晶硅产品的‘双反’的调查以及之前对源自韩、美多晶硅产品‘双反’调查的立案,还是发展分布式能源发电的相关政策的出台,都可以增强国内光伏企业的信心。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光伏行业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光伏行业正经历整合,大的企业需要慢慢恢复,小的企业需要另谋出路。”整合会给国内多晶硅光伏行业带来阵痛,但却是其自强的根本之道。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