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朋友问我,为什么一直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企业却还能不死呢?其实,中国的企业死与不死不太好鉴定,不像国外有一道破产的法律程序,而中国有无数企业即使死了也没有去注销,从法律层面看还存在,但实际已经不在了。
2、由于中国的破产法律清算成本过高,很多光伏企业实际上已经倒闭了,但在外国人眼中却还活着。为什么活着?这跟中国的面子文化和信用环境也有关系。现在甚至还出现了企业准破产的现象,以破产先赖掉债务不偿还,然后还在进行少量生产,这样的企业我不认为是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是完全已经没有存活能力了,可以视同已经死掉。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目前实际上国内很多光伏企业都已经破产了。
3、外国朋友不理解为什么亏本还要卖?其实,谁也不愿意做亏本买卖,可产能过剩,只能做亏本生意,市场大环境如此。
4、虽然我们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第二大了,但那只是产量,并不是产品性能和企业品牌。为什么一提到技术革命,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FirstSolar而不是尚德呢?因为我们的品牌经营时间太短,现在又面临着刚站起来的几个有力量点的品牌,还没有站直就要倒下了。
5、国内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多,还没有形成差异化。京瓷、三洋、SunPower等公司的电池和高效组件价格为什么那么坚挺?FirstSolar的薄膜电池也比中国产的薄膜电池价格贵一倍以上,为什么?
6、产品同质化,且产能严重过剩。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低价卖掉不干了,现在在甩卖、清仓的多属于此类,因此造成市场上产品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第二类是确实还想发展,但又需要现金流保证生存,只好跟着低价销售。这两类企业的行为造成的结果就是恶性竞争。
7、中国光伏企业是重资产运行,投入很大,又没法撤销投入,只好拼命生产,市场形势不好也抱着侥幸心理,实际上也停不下来,因为不但有折旧,有的设备停下来也就不能再用了。所以导致这个市场惯性非常大,几乎每年都在消耗上一年的库存,在旧的存量消耗掉的同时又在产生新的存量。
8、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受控的市场,没有安全感;第二,过度投资,造成巨大产能过剩;第三,没有创新,产品严重同质化。
9、“双反”只是一根导火线,只是提前引爆了行业的深层危机,使得危机更加严重而已。
10、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不会轻易直接掏钱出来救企业,更多的只是起一种牵线搭桥的引导作用。
11、在目前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由于银行也很难判断哪个企业可以活下来,所以只好“一刀切”来控制风险。可这些企业中也有一些好企业深受大环境拖累,他们有可能成为这个未来产业中的脊梁。
12、我觉得成本降低的重担不能仅压在光伏电池、组件上。即使组件便宜到只剩玻璃的价格,也就是几乎每瓦零成本时,光伏发电的成本还是要好几毛钱。为什么呢?因为配套设备、土地、电缆、检测以及劳动、服务等成本仍然比较高。.
13、西北的土地原本荒芜着,毫无价值可言,可现在一听说要装太阳能,就都来收钱,即使无偿划拨,也有这样那样的费用,甚至造成现在很多投资者一听到无偿划拨土地就害怕。
14、光伏业的发展需要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更需要管理创新,需要通过一些变通的办法来降低系统成本和发展成本。比如,电站运行维护、EPC的技术创新;比如,土地政策、税收减免、碳税抵扣等制度创新;比如,分布式电源放开安装,而不需要到财政部和国家能源部去申请,收电费的部门既收电费又发放电费并引入竞争,开放式经营的管理创新;等等。如此,就可以大大降低可再生能源在接入、使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
15、我们不能再保护落后,需要打开变革的大门,需要从制度层面、从方方面面去降低系统成本和发展成本,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光伏发电尽早成为替代能源。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