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关闭,欧洲市场大门也正在合上,在光伏产业的最危急时刻,中国政府和电网企业终于出手,拯救这个直接涉及40万人就业的产业。国内光伏行业的困难表现在:产能严重过剩,在供过于求的驱使下,产品价格暴跌,市场结构严重不合理,行业龙头企业逆市扩张,竞争加剧,行业正在洗牌,大部分企业退出光伏行业不可避免。在光伏产业陷入困局的今天,政府政策、方针,需要透明,企业消息、需求、措施也需要公开,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促进行业问题的解决。
政府之手应在光伏危机下凸显力量
“光伏危机”的发生,除了经济环境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新兴产业发展采取遏制措施之外,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没有很好地用好有形之手、过多地制约和干预市场作用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
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光伏产业园。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只有报团取暖,打造光伏产业集群,才能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降低成本,击败美欧韩,突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企业与政府合作建立光伏产业园,建立20亿至30亿的产业基金,吸引国内全国各地的光伏产业链上的企业入驻光伏产业园,让省政府请国家电网[微博]专门建一个电网直通光伏产业园,电价按最低价给光伏产业园区的企业。同时,运用产业基金支持引导光伏产业园区企业发展,再提供给产业园区企业多种融资工具及金融服务,支持产业园区的企业健康发展。
光伏产业基金可以帮助产业实现。首先,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支撑光伏产业发展的资金长效机制。设立光伏产业专项发展资金,支持产业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让及重大项目建设。拓展企业融资渠道,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对企业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建立与金融机构合作的产业融资平台,给予企业在用款额度、期限、用途方面的灵活融资支持。
其次,产业投资基金的优势还在于参与所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对企业的组织架构、经营管理、财务流程等进行有计划的重组活动,帮助企业引进资金及合作伙伴。通过公司前期管理的完善以及基金进入后对企业管理优化,将全面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的整体素质。
再次,引导产业转移。鼓励企业到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欧美国家或制造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地区建厂或并购,实施全球产业布局,让产品充分靠近终端市场和规避国际贸易壁垒。
还可以引导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充分利用西北部地区丰富的日照和土地资源,在电力接纳条件好的地区组织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做好协调电源和电网建设规划工作,有序推进光伏电站在西北部地区布局。
最后,优化市场布局。通过政府合作项目,协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利用现有渠道和贸易壁垒规避手段,巩固现有市场,争取做到新兴市场、现有市场、国内市场三三分。
如此运用产业基金打造横向纵向的产业链,形成光伏行业的产业集群,致力于打造光伏行业世界一流的产业基地,以光伏产业园形成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此为平台,推动中国光伏行业转型升级。
企业自身要实现自立自强
重视支持光伏产业核心技术的研究。光伏产业要想重振雄风,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绝不能只是跟随,更不能仅仅充当一个来料加工的角色,否则没有出路。尤其是在应用产品的研究方面进行科技攻关,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主要辅助材料领域的技术引进、吸收和消化能力,提升企业在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光伏发电是最有前景的新能源发电技术,要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开发有机硅系产品。有了产业基金和产业园区后,就可以更多更好开发有机硅的系产业,丰富有机硅的产品线,多开发产品附加值高的有机硅产品:例如光伏自动化硅、电子元器件、多晶硅电池等大量高利润率的新产品。
应召开光伏产业发展论坛
目前相关光伏扶持政策的出台也只针对资金和市场问题,涉及一些技术领域问题。光伏人才培养、光伏企业协作领域还存在政策、措施的缺位,而这些也需要从企业“声音”中体现出来。就此应该邀请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参加论坛,讨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邀请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通过主流媒体的宣传,获得社会的认同及更高层领导的支持,这样才能整合更多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发展中国的光伏产业。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经历“成长的烦恼”过程,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种烦恼和代价,将会在政府的作为下有效减少。欧美光伏“双反”尽管对国内企业造成很大冲击,但客观上也加快了国内产业转型步伐,危险过后是机遇,经过优胜劣汰的阵痛后,中国光伏产业才会有序健康发展,才会在全球有核心竞争力。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