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大棚,农村的荒山,农村的屋顶。这些都是发展分布式发电的好地方。
土地种什么划算?粮食还是光伏?都说要想发财得跟党走,新闻联播是党的喉舌。这些年做生意赚了大钱的都是看懂了新闻联播的人。2013年1月,CCTV新闻联播报道了中节能的光伏大棚,第二天立马询问光伏大棚人激增。大伙去年为什么没有关注到?
一般情况下光伏大棚能享有双重补贴政策,大棚补贴和光伏的度电补贴。1亩地种粮食一年毛收入是多少?在南方种两季超级杂交稻,想年亩产2吨,袁隆平教授都可能做不到。1亩地用来种光伏一年能发20000度电,至少三五年内粮食还贵不过这个价格。但是这是个技术活,没有实力可能玩不起。中节能是这方面开发的主要代表企业。
薄膜光伏企业或可借此机会迎来一定的喘息机会,迎接下一轮的价格战。
另外一个最大的建设地就是农村的屋顶。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的农村要是全变成图8中那种样子,这可以消化多少组件。中国城镇化不应该是京广沪深那样的高楼大厦,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城镇正在走国外的小镇化道路。
现在的价格能进入这个领域么?还需要等国家出台更精细的操作细则么?
如果传说中的1元/度的居民分布式收购价是真的,那是什么概念?让人民日报给我们解答。
人民日报于2月24日发表文章——村民刘福林自办“光伏电厂”发电并网四年可回本。
5.5kw的屋顶光伏电站发8000度电可能不是很多地方能达到的,但是6000度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可以达到。未来1元/度的收购价能不能实行,实行多久这还是变数。
5500W,30000元的成本能不能做下来?从图10中可以看,合适的屋顶,简易的支架,注定其支架和人工成本不会太高。那就只有组件和逆变器以及电线的成本。监控设施,电脑手机现在的普及情况还算不错吧。
至于1元/度,这个收购价可能有点高,不具备持久性。
其它玩法的比如:水上光伏这个可以有,太空光伏这个可能太遥远,真正意义上BIPV可能还不会成为主流。
小结:既然民营企业没有实力经营一盘宇宙流,能经营好这盘金角银边的中国流也是很不错的。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