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盼着中国光伏产业强大,因为这个产业极具国际竞争力。可是一条字不过500、涉及市场金额不过69亿元美金的消息却让笔者感概良多:政策可以让光伏产业一夜间规模变得很大,但却无法让这个产业变得强大,没有完善的产业环境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光伏产业,而完善的产业环境只能是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积淀的结果。在光伏产能和安装量上,中国远超美国,但在产业环境上,中国距离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太多的路要走。笔者理解的产业环境是指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所有政策、法律、投资、技术、标准、市场销售、持续融资、企业破产等完整的市场化产业生存、发展环境。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前CEO(简称“前CEO”)创办的可再生能源信托资本公司或将获得批准,成为首家被允许向太阳能项目进行“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的公司。仅就这条消息,笔者感慨如下四点:
谈到光伏产业投资,中国的企业家只会在产品加工和电站建设最基础的环节上拼得你死我活。“前CEO”所以能轻松选择完全不同的投资方向,是因为已有的市场环境和产品使他不仅能够想到而且能够轻易做到。中国现有的市场没有这种环境,我们企业家的投资方向自然是狭窄的。
谈到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当中国的老百姓还在被自家屋顶光伏电站建设的技术问题、并网问题、享受补贴问题困扰的时候,“前CEO”就已经选择了这一环节更高层次的服务模式,而商业模式才是终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光伏分布式发电形式为主的德国和美国,商业模式是成熟并丰富多彩的。而中国的分布式才刚刚开始,更难言何种商业模式。
谈到光伏电站建设融资手段,中国人只会使用最传统的贷款方式,更“悲催”的是个人屋顶电站所需资金无从申请银行贷款。在德国、美国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方式并存,“前CEO”选择的是已经存续70多年的房地产信托方式。而在中国就算你个人屋顶电站融资需求强烈,但你很难想到房地产信托方式;就算你想到房地产信托方式,中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和交易环境。
谈到服务产品的设计,中国人可能不是难事,但是谈到产品的实施,审批的程序可能就使你望而退却。而“前CEO”在完成产品设计之后,只需管理部门的一个确认就可在已有的标准和市场中实施,因为类似的产品已经在市场化条件下运行多年。距离这样成熟的市场,中国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改革和完善。
一个产业环境的改革和完善是不可能超越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光伏产业环境的改革和完善自然是一个产业无法完成的。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它必然处于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之中。中国的光伏人可以用钱买回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迅速让产能成为全球第一,但是不可能用十年时间改变中国的产业环境。中国的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只有静静地等待中国产业环境的逐步改革和完善。
只有当中国社会市场化的程度达到一定水平,中国光伏产业的强大才有坚实的基础。(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光伏研究中心主任 红炜)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