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开发的“HIT太阳能电池”单元 |
达到24.7%转换效率的是在单晶硅晶圆两面形成非晶硅层的异质结构造的“HIT太阳能电池”(图1)。非晶硅层可减少硅晶圆表面的结晶缺陷、抑制再结合损失,因此容易提高电压。但受非晶硅层、透明导电膜和表面电极等的影响,有部分太阳光被遮挡,因此很难提高电流值。
图1:降低损失,使单元转换效率达到24.7% 松下通过降低光学损失和载流子再结合损失等,使单元转换效率达到了24.7%(a)。与SunPower公司的单元相比,短路电流密度稍低(b)。 |
松下一直在设法提高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转换效率,2011年使厚度只有98μm的HIT太阳能电池的单元转换效率达到23.7%,2012年提高至23.9%。该公司此次通过提高电极的宽高比以及抑制透明导电膜的光吸收,将短路电流密度由2012年的38.9mA/cm2成功提高到了39.5mA/cm2。这为单元转换效率一举提高0.8个百分点做出了巨大贡献。
SunPower采用的背接触构造由于表面没有电极,因此容易提高电流值。2010年该公司开发的单元的短路电流密度为40.46mA/cm2。松下此次实现了与之接近的电流密度,并自信地表示,“这表明电流值还有改善的空间”。
松下虽然在研发水平的转换效率方面超过了SunPower,但在量产品方面还远远落后于SunPower。目前松下量产单元的转换效率为21.6%,而SunPower已经在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2%的单元。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