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西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大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坚持高位起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现已基本形成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大型并网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为“两区”建设和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撑。
一、发展现状。光伏项目。截至目前,全州共建成光伏发电项目74项,总装机容量1693兆瓦,累计实现发电量13.24亿千瓦时。积极引进建设新能源设备制造业,计划年内在德令哈市建设100兆瓦光伏设备制造项目,制造设备主要包括铸锭、切片、封装。光热项目。已开工建设中控德令哈光热项目1项,装机容量50兆瓦,现已建成装机容量10兆瓦。获准开展前期工作项目6项,装机容量550兆瓦。风电项目。获国家批准的风力发电项目14项,总装机容量693兆瓦,已开工建设项目3项,装机容量148.5兆瓦。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新能源开发与电网规划建设配套不够。海西州新能源富集地区电网规模小、负荷有限,新能源电力无法就地消纳。同时,新能源电源建设地距离负荷中心远,具有“规模大、远距离输送”的特点,加之新能源电源建设周期短、电网建设周期长,新能源开发与电网发展出现不协调现象。二是新能源产业链尚未形成。目前全州具有规模的新能源产业仅为并网发电项目,新技术研发和推广、运营管理、装备制造、原材料加工等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体系不完善。三是新能源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全州新能源基地配套设施尚无法满足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需求,与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对策建议。一是继续加大新能源产业发展引导力度。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开发、分期建设的原则,加快格尔木太阳能发电应用示范基地、德令哈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和发电示范基地、大柴旦新能源发电示范园区等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进程,充分发挥规划在项目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服务等配套项目引进和壮大步伐,深化项目建设可操作性,完善监管体系,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吸引力、集聚度和互补性,尽早形成完整产业链。二是强化服务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用好国家和省级已有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新能源项目资金申请力度,配合省有关部门争取国债资金、中央财政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支持,并主动配合省有关部门,引导产业向好发展。继续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指导项目企业落实中长期发展计划,保障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对技术先进、规模大、带动性强的新能源项目优先进入项目储备库并给予优先安排。制定支持措施,简化园区项目前期手续,强化资源节约,舍弃技术落后项目,加快建设海西新能源基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提升集约发展能力,提高园区供保水平,夯实新能源跨越发展基础。三是大力支持电源、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青海省“十二五”电源建设意见》,做好全州电源建设工作,推进格尔木燃气电站扩建、神华热电、大唐热电等重点电源项目建设进度,为新能源发展提供电源支撑。认真研究海西新能源发电并网和输送问题,加快电网配套设施建设步伐,重点在青新750KV联网工程的基础上推动大柴旦—德令哈—西宁(北通道)750KV网架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推动分布式电站建设,加快格尔木、德令哈新区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广城镇一体化建筑、太阳能供热、光电保温棚、新能源路灯等新能源应用项目建设,拓展新能源发展空间。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