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与半导体产业相比,光伏业内由企业参与的光伏技术合作组织较少,而已有的技术合作组织在涵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广度也远达不到企业的需求。
理性看待贸易摩擦及后续效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生的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表面上看是暂时性产能过剩引起的随机事件,但其实有其必然性。日本战后通过发展传统制造业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当发现半导体这个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行业,为了得到更高的回报,而且在高科技的光环笼罩下,大量资本蜂拥而入,使这个体量还比较小的新兴产业一下子变得非常的拥挤。反观当下的光伏贸易摩擦,不也正是通过传统低附加值产业壮大起来的中国民营资本,希望借助光伏这个新兴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而过度涌入把市场撑破的结果吗?
日美贸易摩擦最后以双方达成半导体贸易协定而告一段落,不去评价日美双方谁赢谁输,客观上这给日本的半导体投资热潮泼了冷水、踩了刹车,投资人在看好半导体的长期成长趋势的前提下,对中短期的投资变得谨慎。
总结起来,半导体贸易摩擦的两个重要后续效应是:一,抑制在生产领域的简单重复投资,二,促进技术的更快进步。第一个效应使得行业存活下来,成为远离恶性竞争的蓝海,第二个效应使得行业获得发展的动力,不断推陈出新,使蓝海不断扩大,同时也筑起了高高的行业技术门槛,更好的保护这片蓝海。从半导体产业近30年的发展历史看,这两个效应依然在起作用,而且不断的互相强化。
目前,第一个效应在光伏贸易摩擦发生后已经显现,但是如果第二个效应不出现并发挥作用,新一轮的盲目投资、产能过剩以及贸易摩擦还将出现,就如同许多传统行业走过的路一样。另外,第二个效应如果没有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强势推动,单凭产业自身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
应用市场拓展
半导体制造发展每一步都与市场应用紧密相连。从90年代初至2012年,对半导体制造影响最大的应用市场分别是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与通信和消费电子和智能终端,直接推动北美半导体制造业产能扩张时的设备投资浪潮,这可以从北美半导体制造设备订单出货的走势中清楚看到(订单高于出货代表行业处于扩张期)。光伏行业也只有不断拓宽展其在能源(集中式电站、分布式电站)消费电子(家电和移动产品)应用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才能保证光伏制造持续发展。
中国光伏产业化经过了10几年的发展,我们赢得了什么?我们赢得了全球光伏制造产能第一的位置,我们赢得了全球第二大应用市场的头衔,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这12年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接下来的10年,中国光伏产业何去何从,决定于我们的态度,决定于我们的理念。以市场开拓为先导,着重企业的长期稳定经营发展,不失时机的从其它成熟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吸收经验,中国光伏前途可期!
作者:刘涛,SEMI中国资深分析师;谯锴,SEMI中国光伏项目总监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