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一些企业的盲目投资有关,但相关政府部门不遗余力的“拔苗助长”,恐怕更难逃干系
从最初的“两头在外,将污染留在国内”,到如今的“产能过剩”、“破产”、“双反”等,这些词汇,或已足够概括一个普通人对光伏行业的全部印象。
光伏行业在普通大众中的形象,正在被舆论不断地固化。
形成这种“标签化”形象的直接原因,无非是前后反差过大——仅仅几年,光伏就由一个频频暴富的行业转变成了全行业亏损。
进一步来看,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一些企业的盲目投资有关,但相关政府部门不遗余力的“拔苗助长”,恐怕更难逃干系。
尽管有关部门极力否认对企业的高额财政补贴,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就在频频遭遇海外双反调查时,一些上市公司仍在相继发布获得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公告。如海润光伏就曾接连发布4 份获得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公告,累计获得补贴资金近4 亿元。与之类似,中利科技也发布公告称,其旗下控股子公司中利腾晖收到了9500 万元的财政补贴。
除了地方政府的高额补贴外,另一个导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因素,则是备受诟病的产业政策。
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使等刺激,产能过剩难以完全避免。而适当的产能过剩,也会刺激市场竞争以及技术进步。但就国内多数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来看,政策方面都难辞其咎。中国的产业政策,似乎都遵循着一个类似的逻辑——以规模论英雄,即只有达到一定的产能规模,才有资格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内,否则就可能被淘汰出局。于是,企业为了避免被淘汰,都只好拼命扩充产能,最终导致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
这也正是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症结之一。
最新的信息显示,上述情况已有好转的迹象。在推动国内应用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转型,从原来对个体企业的直接补助转向对应用终端市场的补贴。但其中也仍有一些地方政府还在为终端市场的进入设置前置条件,包括制造业的本地化以及采购本地企业产品等。看来,固有思维的转变,远非朝夕之事。
形象危机
中国光伏行业从一个频频“造富”的高科技行业沦落到全行业亏损、龙头企业破产的地步,只不过是几年的光景。
这种急转之下的戏剧化场景,也使得负面新闻频繁见诸媒体,其直接后果,则是行业负面形象的固化危机。
相关报道显示,中国光伏行业最早的形象危机,应该发生在2008 年。
当年,有境外媒体报道了河南洛阳某多晶硅企业随意排放四氯化硅的情况,由此引发了国内媒体的跟踪报道,以及舆论对光伏上游污染的质疑。
不过,事后来看,这次舆论危机显然并未对业内企业产生多大的警示作用。直到2011 年,仍然有企业因为跨地区运输和排放未经处理的四氯化硅废液,而被媒体再次曝光。
或许,正是这样的接连曝光,才有了那句流行颇广的用来概括中国光伏行业的名言——“两头在外,将污染留在国内。”
即便是现在,光伏行业的这一形象也仍未得到很好的扭转。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