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宣布开始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为期两个月的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并称如果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这将给我市光伏企业带来怎样影响呢?昨日,记者从我市几家光伏企业了解到,在重税之下的欧盟市场,销售额已经大幅下滑,我市光伏企业也选择转型升级,或者转向新兴市场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来应对危机。
光伏产品对欧盟出口下降70%
今年5月份在上海举办的全球光伏展上,展会的参展面积和客商人数比往年都有所减少。具有光伏产业风向标之称的全球光伏展预示着今年光伏企业将度过艰难的寒冬。
记者从台州海关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全市共出口太阳能电池1868万美元,同比下降62%,其中对欧盟出口921.6万美元,下降70%,占全部出口额的49.3%。
“欧盟是我市光伏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面对不断下降的销售额,反倾销税的出台无疑给原本就正在过冬的光伏企业雪上加霜。”位于路桥的索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总经理于彦坚告诉记者,在去年下半年欧盟启动反倾销调查时,索日公司就已经开始调整销售市场布局,目前欧盟市场的销售额已经从之前的80%~90%降到10%以下。
“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光伏企业生产能力已经过剩,企业间为了竞争不断地打价格战,在欧盟市场上基本上没什么利润可言。再加上反倾销税的话,企业的生存处境就更加的困难。”于彦坚说。
倒逼企业转型新突破
面对突如其来的反倾销税,很多企业考虑着如何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去。
公元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占了70%左右,反倾销税的出台对公司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很大。
“庆幸的是,公司几年前研发了具有专利的太阳能灯具等产品。与太阳能电池产品遇冷不同的是,太阳能灯具很受市场的欢迎。”该公司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贝金华告诉记者, 目前,太阳能灯具已经从以前销售额的不到10%上升到50%以上了,公司的整体销售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比这些早已未雨绸缪的公司,稍慢一拍的公司的日子有点难过。浙江金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公司的欧盟订单占到80%左右,现在的产品利润很低,今年在生产的都是去年已经预订的,欧盟反倾销税的出台无疑给了企业致命的一击。
面对反倾销税,我市光伏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对此,我市的业内人士表示,光伏企业不要轻易放弃外需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企业可以采取灵活规避的手段,如到国外投资设厂等,绕过所在国家“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带来的贸易壁垒。 另一方面,企业除了要加强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和开辟新兴的市场之外,还要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推进产品的转型升级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