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中欧光伏贸易战:总理亲自公关 立足“打”就能赢

   2013-06-18 中国经济周刊16980
中方为何率先宣告首轮谈判破裂

在中国政府的多次沟通协商下,今年4月,欧委会终于同意,由中国机电商会代表中国光伏企业赴欧进行首轮价格承诺谈判。

中国机电商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此之前,中方一直无法启动谈判,因为欧盟方面正处在调查阶段,并未对中国产品是否存在倾销给出结论性意见。5月8日,欧盟委员会“认定”中国存在倾销行为,并计划对中国光伏产品执行47.6%的惩罚性关税。“在这个时候,中方已经做好了谈判的准备。”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谈判分两场,分别在5月15日和17日进行。5月15日,中国机电商会代表与欧盟委员会贸易救济司有关人士见面,首次就价格承诺进行谈判。对此,中国机电商会在企业的密切配合下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带去了一套和解方案。但结果并不愉快。“当时我们提出方案,但是他们不愿意具体来谈,对我们的方案不置可否”,据中国机电商会相关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贸易救济司给出的意见是,在6月5日初裁之后,才可以正式谈判,此次谈判只是技术性的磋商。

从整个过程和欧盟委员会的态度来看,似乎只是在为他们的法律程序走一个过场。中国机电商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会面,欧委会并没有显示出和谈诚意,这不禁让中方怀疑,欧盟委员会是否只是借此向成员国传达“双反制裁已经与中方谈判”的最新进展,从而争取成员国支持。

为了让中、欧各界了解谈判的真实情况,以及明确中方坚决反对的立场,5月22日,中国机电商会在北京正式发出公开声明,宣告谈判破裂。

政府的关键性作用

为了推动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案的解决,中国政府特别是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亲自做了很多重要的关键性工作。

5月6日,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面,并争取到默克尔的支持。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默克尔表示支持自由贸易,“德国将在能力范围内阻止欧盟向中国征收永久关税”。

初裁前夕,6月3日晚,李克强总理应约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话。他对巴罗佐说,此案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中欧企业的利益,还可能引发贸易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希望中欧双方从大局出发,通过谈判磋商解决贸易争端。“如果欧方执意采取制裁性措施,中方必然要进行反制”。

这是我国政府高层第一次对欧盟明确传达出反制裁的强硬态度。当然,中方更希望以谈判磋商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6月4日晚,欧盟委员会作出初裁决定。这次初裁比较特殊,不仅采取的税率远低于此前声称的税率,而且是对企业统一征收,而不像以往那样,对应诉企业按不同的税率征收,其他企业则是平均税率。

“对于目前为止的结果,中方并不满意,但是这已经来之不易,是中方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尽了最大努力才取得的,”沈丹阳说,“我认为这其中李克强总理亲自做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6月7日,李克强总理实地了解国内光伏企业的困难,并给企业支招、打气,希望企业和政府一起做好工作,渡过难关。他说,除了稳住国际市场,重要的是启动国内市场,消化产能。

樊振华对记者说,“在这个应对过程中,我们看到政府、行业协会为企业发展着想,尤其是中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工作,为下一步的谈判创造了好的基础和环境,这方面应该是非常积极和正面的。”

“我们手里有很多牌”

据媒体报道,欧盟成员国对华光伏征税的“投票”(实为立场声明,非正式投票)结果显示:27个成员国中,18国反对,4国支持,5国弃权。其中,法国、意大利、立陶宛、葡萄牙支持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而德国坚定地站在了反对一方。

由于欧盟委员会在架构上独立于各成员国,依据欧盟法律,成员国的意见在初裁阶段不能左右欧盟的决定。但年底的终裁,各成员国的投票结果则具有法律效力。

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告诉记者,“我们对惩罚性关税的结果很失望,但是,这个税率比以往欧委会在媒体上暗示的税率有所降低,这说明,在强大压力下,欧盟往正确的方向上迈出了一步,我们希望步子再大一些”。

未来两个月是中国政府与欧盟谈判的关键时期。各方都在猜测:中国拿什么来逆转欧盟的决策。

6月5日,就在德古赫特宣布初裁结果几个小时后,中国宣布启动对来自欧盟的葡萄酒展开反倾销调查。这将意味着,欧盟每年对华10多亿美元出口额的葡萄酒贸易将经受中国的反倾销的考验。

中国的反制措施立竿见影。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三大葡萄酒出口大国随即建议欧盟委员会就此召开欧盟领导人特别峰会,但被巴罗佐拒绝了。

有媒体称,欧洲最害怕的是中国在医药、手机、汽车、大飞机及服务领域的制裁,葡萄酒与之相比,小巫见大巫;其次是担心中国政府将在欧洲国家的投资暂缓或收回,则后者得不偿失。

“我们有很多牌,政府也有很多牌,但是我们不便说。”中国机电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可否认,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越来越成熟,而中国政府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反应和应对也让人振奋。”

商务部的一位专家则提醒说,中国的应对方式和策略还有改进之处。中国政府的牵制措施应该更快一些。“从去年9月欧盟启动双反调查时,中国政府就该想明白一套组合拳,拉出一个反制措施的清单,针对欧盟的每一步动作做出反应”。不单单是经贸领域,应在政治、金融、外交等多个层面对欧盟双反进行牵制。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