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以实际行动为环保做贡献?让科技改变生活?这是我做这件事时的思考。”合肥居民孔庆斌说。他是安徽省自建家庭“发电厂”,并并入电网运行的第一人。
“虽然事前就对这件事的难度有一定的预期和准备,但是真正实施起来依然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而且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几乎全靠自己摸索。”孔庆斌回忆整个装机并网过程,向笔者描绘他的经历。(以下文章以孔庆斌第一人称描述)
物业和邻居都要协调好
一直以来,我都对科技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也比一般人强。当我了解到国内很多优质的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出口国外时,就觉得太可惜了,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些产品做些有用的事该多好。所以去年9月份,我就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建设光伏发电系统。
本来我只是打算安装在自家阳台上,可是我家住在7楼,小区里都是18层的高层住宅,阳台光照时间有限,发电设备就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所以我最终决定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楼顶。要在公共区域安装设备,必须事先和物业公司和邻居协调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物业公司明确表示,不能在楼顶地板上打孔,否则会破坏防水层,而且对安全性能也表示担忧。我给他们详细介绍了设计方案,并决定将电池板安装在“女儿墙”,也就是楼顶外围的矮墙上,最终得到了物业的同意。
随后,我又到电池板正下方的那户人家去协调,那对“80后”小夫妻一开始很不理解,还担心会有辐射。当我向他们解释了光伏发电的原理后,才得到同意,可是我也承诺如果今后他们要在这个位置安装其他设备,得给他们腾空。
并网还得靠好政策
去年做试验系统,是两块250瓦的太阳能电池板,当它能正常运行后,我就琢磨着能不能实现并网,因为我看过相关新闻报道,国外曾有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先例。
去年10月份,当我打电话给95598客户服务热线时,接线员承诺有了新的政策会及时和我联系。今年3月2日,合肥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果然主动跟我联系,告诉我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3月4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包河营业厅咨询了办理申请的手续和需要提交的材料,工作人员当场明确答复我可以并网,我赶紧着手准备申请材料。3月5日,我递交了并网申请,当天就被盖章受理了。当我看到申请表上供电公司的公章时,才觉得这次真的有戏了。
那天以后,供电公司安排了一名客户经理为我跟踪服务,从现场勘查到接入系统方案设计,从安装双向计量电表到现场验收,整个并网过程只用了17个工作日,据说我是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最快实现并网的,而且全部提供免费服务。
设备采购、施工是大难题
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是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我这次申请并网的是1.5千瓦系统,在去年做试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容。太阳能电池板都是从网上淘的,由于国际“双反”政策影响,网上有很多质优价廉的产品可以选择,即便这样,我也是折腾了两次才从物流点运回家,可是逆变器的购买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国产大功率逆变器大都出口销售,国内也只提供给少量大型工业用户,不面向家庭用户销售。我先后问了三家企业,都吃了“闭门羹”,最后找到本地一家企业,费尽口舌才采购到了一台大功率逆变器。
专业的施工队伍也不接家庭用户的活,系统设计、施工都得靠自己完成。支架角度、承重、散热、抗腐蚀、失压保护系统安装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为了运输方便,如何将7米长的整根角铁切割损耗最小,都得设计到位。
施工对我来说不算太难,我以前就经常动手做手工,所以家里有满满5箱工具,可是这对其他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意向的人来说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经济账看你怎么算
自从我家的系统并网之后,每天都有很多咨询的人,为此我专门建立了QQ群统一解答疑问,大家最关注的问题还是经济账。
目前我已经投入近2万元,由于是自己设计、安装的,所以节约了一定的成本,折算下来每瓦5元左右。专业气象数据显示合肥每年日照时间1000?1200小时,日照条件中等,根据我的观察,这套系统平均每天可以发电6千瓦时左右。按照目前0.436元(含税)的价格卖给国家电网,比较乐观的情况是12年左右可以收回成本,这样算的话是划不来的。
但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寿命是20年左右,同时由于国际形势和“双反”政策,目前是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组件等核心设备的价格低谷期,再考虑到通货膨胀、未来电价可能上涨等因素,也不是完全不划算。再说了,你如果把这套系统定位成一套普通家电就更觉得划算了,有哪一个电器是买回家之后还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呢?
我做这个项目的初衷,一方面是想亲身体验如何让科技改变生活,现在我打算铺设电采暖设备,购置带烘干功能的大功率洗衣机,改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是想亲自参与节能环保事业,资料显示平均每千瓦时光伏发电的碳排放量47.32克。光伏发电系统进入普通家庭,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或许还有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没人尝试,可能这一步永远迈不出去,必须有人走在前面。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