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还有利用废弃物处理场空地的案例。
吉丸:是的。不过,废弃物处理场空地在挖掘方面受限,而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时,必须在较重的基础上安装面板,因此在施工方法方面存在制约。
——此外还有什么“功”吗?
吉丸:还拓展了一些新业务。信息化技术(IT)产业方面出现了电力供求监控系统等需求,金融界的损害保险业也推出了新产品。还有第三方认证服务业务今后应该也会兴旺起来。
——第三方认证是指什么?
吉丸:实际上,在欧洲有这样一种服务,就是从第三方的角度评估发电站是根据何种标准建造。虽然一些日本公司也已开始提供这种服务,但还是欧洲公司的知名度更高一些。
请接入7公里以外的输电线
——可再生能源领域也有这种评级服务。FIT实行后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果。那么再反过来请您谈谈“过”的部分,这一年来出现了哪些课题,最大的课题还是与输电线的并网问题吗?
吉丸:要想启动百万瓦级太阳能设施,不仅要从政府获得设备认定,还需要与地方的电力公司就并网问题达成协议,确定好以什么方式连接哪条输电线以后,再正式提交售电协议申请。相关管理部门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受理。
在北海道,截至今年4月,尽管提交了正式申请的设备容量高达156万千瓦,但北海道电力公司却宣布,对于2兆瓦以上的太阳能发电最多只能接纳40万千瓦,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超过接纳容量的部分,虽然制定了业务计划,做好了准备工作,但最终将无法进行发电。
除了接纳容量受限以外,在之前的并网协商阶段就放弃了业务计划,或者必须重新讨论计划,这种情况日本各地都有发生。在协商并网时,大约要用3个月的时间讨论连接方法,甚至还要确定由发电运营商承担多少工程费。这是因为当时电力公司提出的一些条件非常苛刻。
——这样就会出现铺设自营线路等不可预估的成本。
比如,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尽管眼前就有输电线通过,但电力公司却要求接入7公里以外的输电线。并且,还要求发电企业自己承担费用准备输电线。其理由是眼前现有的输电线计划在数年后作废。不过,一般情况下,铺设1公里电线需要1亿日元,如果铺设7公里的自营线路,则要花上数亿日元。
还存在并网工程费非常高的情况。发电运营商为了并网,要支付工程费。这部分费用由电力公司计算并出示。但有时为了接入输电线,因强度不够,就必须改建铁塔。这样就需要上亿元的费用。为什么花费会这么高呢?进行加固强化不行吗?
还存在整个并网工程需用时4年这种情况。真是吓了我一跳。太长的工期会给业务计划带来影响。
因为无法预测的事情最终会导致成本发生变化,因此从运营商和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会对业务能否顺利进行感到担忧。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