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厂商涉足推动发电成本降低
日本是太阳能电池市场最后的“胜地”。由于日本的太阳能电池长期以来多用于个人住宅,因此海外厂商很难涉足,一直由日本厂商独占。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开始实行后,虽说有“海外电池板进入市场”,但其份额仅占百万瓦级太阳能设施的3成左右。
制度实行的第一年,大型企业率先开展的项目大多采用日本电池板。日本电池板厂商彻底清除了因欧洲市场低迷等而积压下的库存。目前行情一片大好,甚至有些供不应求。
由于日本电池板短缺以及Conergy等EPC运营商进驻,中国等海外厂商终于得以正式涉足日本市场。
可能会有意见批判称,以固定价格收购制度为购买海外电池板提供支援是否合适?但其中一点对日本而已益处显而易见,那就是可利用太阳能电池降低发电成本。
不仅采用中国电池板会降低成本,而且利用欧洲先进的技术经验,还能更大地降低施工成本。
施工费用占百万瓦级太阳能设施总费用的近一半。单从架台的制作方法来看,日本的技术还够成熟。Conergy的大高称:“日本的施工成本应该可以更低。”可以说,日本要想使太阳能电池变为更强大的产业,今后避免不了与海外厂商相互竞争以及共同发展。(《日经商务周刊》记者:山根小雪)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