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发改委发布通知,对光伏电站实行分区域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集中式光伏电站在全国将分为三类资源区分别执行电价标准。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标准较征求意见稿中的每千瓦时0.35元提高了20%。
一直以来,补贴政策都是光伏企业最为关注的政策之一,光伏业有望借此之机尽早实现扭亏为盈。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认为,补贴标准的提升超出市场预期,经过补贴后,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大提升。
“分区定价很值得肯定,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对发电情况的影响很大,应该区别定价。”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余文俊说。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表示,区域标杆电价中最低一档相比征求意见稿也有所提高,将利好光伏设备制造业及下游投资者,而下游对设备需求的增加会利好上游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
经历两年的亏损寒冬之后,中国光伏行业终于开始嗅到春天的气息。但在利好政策的不断刺激下,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装机的商业生态正在转好,组件的价格亦处于稳定的区间,甚至略有上升。业内人士预测,盈利加速将使电站的建设速度加快,出现电站抢装的热潮。
如今,并网难和电价补贴都已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行业发展的信心得以提振,投资大潮随之展开。据透露,近期还将明确光伏电站项目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政策。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定价机制、分类区域标杆电价、分布式光伏电价、可再生能源附加上调,都是互相关联的。能否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管理体制的理顺是关键,这还要看电网的配合:电价附加能否足额收上来,电网能否及时足额发给光伏发电企业。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