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在我看来依旧是朝阳产业。向太阳借能源,清洁且绿色。光伏产业本身并没有问题,只不过国内光伏组件生产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9月1日,2008年从澳大利亚回国、投身于光伏逆变器行业的山亿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佩聚提起业内的“光伏寒冬期”之说,倒是显得颇为坦然,他的定位也很明确:能在行业发展拐点期历练生存下的企业,才能锻造出技术、质量和生存能力的优势,因此要趁着当前时机努力为企业蓄积力量。
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到中国科学院,从中国科学院到外企,从外企到再到澳大利亚工作8年。走出大学校园后,崔佩聚的脚步一直在不同的城市和国家间穿梭。直到2008年,依托着当时无锡招才引才的“530”计划,崔佩聚才选择了“落脚”在江苏创业。
2006年,无锡为招才引才推出了“530”计划,即5年内引进不少于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重点是环保、新能源、生物三大先导产业,以及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创业领军人才。“我在澳大利亚时就一直从事电力电子领域的工作,当时看到无锡有政策优惠,就决定创办公司做光伏逆变器的生产研发。但之后公司的发展真的出乎我和所有员工的意料,没想到竟然成了这个领域走在最前面的一批企业,现在我们有80%的产品出口海外,销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崔佩聚提起公司曾经发展的过往依旧是历历在目。
随着业务发展,崔佩聚逐渐建了工厂、成立了多个研发中心,目前还在海外的六个国家成立了子公司。
但近年来,占中国光伏产能45%的江苏企业由于要面临“产能过剩、欧盟双反”的环境现实,不少生产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的企业都在“行业寒冬”中艰难挣扎着。虽然光伏逆变器并不属于欧盟双反对象,但崔佩聚坦言,还是受到了一些波及效应影响,主要是在价格方面。
“中国企业大多比较喜欢价格竞争,像我这个行业,短短几年时间就冒出了一百多家企业,很多我都没听到过。大家就是在拼价格”,崔佩聚解释说:“但我却认为,当前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优化成本,还有技术研发、人才储备和资金准备等。我看好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企业家还是要为长远发展做准备。”
在之前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的换届大会上,不少业界人士也预计,生产光伏组件的中国企业应该会在2014年逐渐走出亏损困境,逐步复苏。
崔佩聚如数家珍地讲述着他为未来行业复苏所做的积极准备:“现在德国的一些光伏企业也不好过,于是我们就趁机挖了一批人才储备起来;目前公司引进了PE(私募股权投资),也在考虑准备上市。”
除了崔佩聚自己的准备,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在帮助类似的江苏科技企业家们蓄积知识能量,以备他们厚积薄发。
8月底,崔佩聚就参加了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江苏省第33期科技企业家(投融资策略与资本运营)高级研修班”,学习归来后,他又有了新的启发:“现在也是调整人力资源战略的好时机,我也想思考下,如何用薪金之外的方式更好地留住人才,让公司的人力资源转换为人力资本,创造更多价值。”
即使当前是冬天,那至少也意味着春天不会太远了。“现在的拐角时刻恰恰是新一轮的淘汰、重洗时期,能留下来的才是具备未来生存能力的企业”,崔佩聚笑了笑,他的语气依旧是平和淡定,笑容里却流露出了些许自信。(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