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受行业利润大幅下降影响,煤企经营困难加大,货款回收困难成为煤炭行业整体上比较突出的问题。无独有偶,同样遭遇产业寒冬的光伏行业,整体财务状况紧张,账款拖欠严重阻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政府曾经大力支持、投资者曾经趋之若鹜的行业,在经历了一年来经济形势下滑之后,曾经的霸气已然褪去,“停产、减产、裁员、亏损”似乎成为行业的代名词。
金融机构:煤炭光伏政策有别
时值行业隆冬之际,尽管煤炭、光伏企业欲寻找求生之路,然设备购买、技术改造等环节都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而投资者对此却不买账,融资渠道困扰着行业的进一步升级转型。
内蒙古商业银行信贷部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短时期内煤炭行业整体难有起色,这使得我们的信贷支持政策严格了不少。”
他解释称,煤炭企业目前处于低谷,国内整体经济下滑导致煤炭需求减弱,同时美国页岩气革命使得煤炭价格进一步下滑,再加上进口煤对国内市场严重冲击,故此,煤炭行业信贷风险增大。
但是,对于同样不景气的光伏企业,金融机构态度则相对温和,“受与欧盟达成协议及国家产业扶持政策陆续推出等多方面影响,近期国内光伏企业正从谷底回升,未来前景谨慎乐观,银行会有选择地和优秀企业开展合作。”这位负责人表示。
中小企业授信收紧
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来说,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条件也各不相同。
对大型央企,通常信用贷款方式便可,贷款利率基准或者更低。对大型民营企业或者国企二三级子公司,一般要求有效资产抵押和担保,融资成本相对提高,通常可为基准上浮10%—100%,并可采用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等多种融资形式。对小型企业,一般授信审批会更加严格,并且附加企业联保、低抵押率、资金封闭运行(银行监管资金使用和回流)等措施,且融资成本高(15%—18%/年亦常见)。
在能源行业,煤电一体化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例如神华集团、五大电力公司及一些大型能源矿业企业几年前便开始提前布局,分别向上下游领域渗透,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盈利稳定。
“对于这类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基本上没有变化。”上述负责人表示,这些能源企业的金融机构融资渠道依然畅通。
针对国务院针日前提出“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这一要求,该负责人强调,“对不同规模的光伏企业,我们会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采用不同的金融支持方案。”
据悉,一些中小型煤炭企业受限于金融机构的严苛条件,开始尝试其他融资方式。一位从事能源设备融资租赁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煤炭企业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缓解成本压力。“企业通过租赁公司来租借矿用设备,定期付给租赁公司租金。这样不用一次性支出全部价款,仅用少量的资金就可获得设备使用权。”
在光伏行业,企业也开始通过国际融资渠道。“一旦打通了光伏行业的国际融资渠道,就能有效地释放中国光伏产业链的产能,这也是当前治标最理想的办法。”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樊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墙内栽花墙外香
近年来,能源企业纷纷通过“走出去”向海外募集资本,但在政策支持上,国家更倾向于支持能源企业从简单的“走出去”购买能源,转型成为全球大型跨国公司。
早在今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称,今年将控制对光伏产业新增贷款,以降低风险。但会继续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贷款支持。
国家开发银行2012年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末,该行煤炭行业贷款余额人民币1326亿元。2012年,继续大力支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行业“走出去”。
樊瑛对能源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渠道持乐观态度。“国家为这类企业提供优惠的融资条件,他们可以申请国家开发银行或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政策贷款,甚至通过东道国政府、国际市场商业融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各大商业银行都为企业的国际信贷业务提供了多种产品,企业可以根据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选择不同的项目服务。”
能源企业“走出去”,不可一味朝向发达国家。严重依赖欧美市场,缺乏对新兴市场的培育和开拓就是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的一个重大弊端。国内光伏企业目前已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自2012年9月4日开始,晶科能源宣布与合作伙伴Solea Renewables共同为南非林波波省的铬矿提供1MW离网光伏系统掀起了中国光伏企业转战南美、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端。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