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五微米的较量 ———对话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

   2013-09-18 河北日报18040
核心提示:  今年上半年,面对光伏市场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晶龙集团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努力开拓市场,经营业绩明显好转,1至6月份,晶龙集团共实现营
  今年上半年,面对光伏市场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晶龙集团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努力开拓市场,经营业绩明显好转,1至6月份,晶龙集团共实现营业收入83.1亿元。除去晶澳公司,集团公司和控股公司实现净利润8930万元。晶澳公司亏损面也大幅缩减,是上市光伏企业中亏损最低的企业之一,并且毛利率由去年第四季度-4.6%到今年一季度转为6%,第二季度转为8.1%。
 
  近日,随着国内外光伏产业利好接踵而来,萧条两年之久的国内光伏行业,终于开始嗅到春天的气息。中国与欧盟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继国家能源局日前批建18个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建设项目后,业界期盼已久的光伏上网电价和电价补贴政策的出台也露出曙光。光伏危机中,晶龙始终迎风挺立的秘诀是什么?在市场日趋利好的情况下,又会有何积极作为?带着诸多疑问,9月6日,笔者与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展开了对话。
 
  “之所以能保持持续赢利,靠的就是技术上始终要领先别人一点点,哪怕是线切钢线上领先5微米,因为这是我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还能稳步前进的一大法宝”
 
  笔者:晶龙集团在光伏危机的情况下,不仅仅成功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去年实现净利润1.68亿元,今年上半年又实现净利润近9000万元。大家很好奇,晶龙集团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靳保芳:在当前“不求变,即死亡”的光伏产业环境中,惟有持续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方能在市场波浪中挺立潮头。现在光伏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技术实力的竞争,谁比别人领先一点点谁就可能活过来。越是困难时,越要求变,越要变在前头。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这句话比任何时候都真切。危机当前,晶龙之所以能活下来,就是因为多年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竞争实力;之所以能保持持续赢利,靠的就是技术上始终要领先别人一点点,哪怕是线切钢线上领先5微米,因为这是我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还能稳步前进的一大法宝。
 
  笔者:为什么硅片线切钢线要努力领先5微米?如果不领先,晶龙可能会面临何种境遇?
 
  靳保芳:硅片线切钢线可以这样来理解:这和用两根手指拉紧一根绳切松花蛋的原理一样,在钢线外包裹上砂浆,绕在机器两端,把一根长长的方棒切成一个个薄片。在硅棒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只有把硅片切薄,才能比别人多切出硅片。而切薄需要两方面支持,一是把钢线变细,二是要保证切薄后硅片的质量。切片的核心技术在于切割硅棒的钢线,钢线越细切割的硅片越多,谁能切割出又薄质量又好的硅片,谁就具有竞争优势。
 
  技术上领先5微米,晶龙在切片链条打造出核心竞争力。晶龙在切片生产环节,不仅出片率高、质量好,而且每公斤硅棒还能比别人多切出二三片硅片。多切出的硅片,就是多赚的钱。技术创新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领先5微米,能使晶龙在光伏寒冬中,任凭风吹浪打始终保持赢利,能帮其实现一个又一个行业奇迹;若不能领先5微米,晶龙便会随波逐流,再也做不到举世一枝独秀,不再与“亏损、裁员、破产、倒闭”等词擦肩而过,更甚者可能会在此消彼长的技术竞争中被超越、在光伏行业重新洗牌中被吞并。
 
  笔者:技术上领先5微米是晶龙的独特能力和竞争优势,这种能力是怎么锻造出来的呢?
 
  靳保芳:我们靠的是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通过连续技术攻关,晶龙自主研发并推广使用的“超薄片切割法”,帮企业实现“一刀切出1亿元”。晶龙手握创新“宝刀”,自主研制并推广的“超薄片切割法”采用90微米切割钢线,切出180微米厚度的单晶硅片,开创线切领域先河。这样年产几千吨单晶硅,每年晶龙就能轻轻松松增加1亿元进账。
 
  微米之差,差之千里。居安思危,技术研发永无止境,晶龙始终绷紧技术创新的弦,愣是把钢线“磨”细5微米,再“磨”细5微米。业内至今还在使用105-115微米的钢线,而我们始终做到至少“领先5微米的距离”。正是依靠这种拼劲,晶龙始终走在市场前列,始终是同行业中生产状况最好的企业之一。自去年以来,当别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时,晶龙线切生产线一直保持满负荷生产,仅线切一项就创造利润近亿元。
 
  笔者:听说,晶龙今年又提出了硅片在原有成本上再降一毛钱,这是怎么回事?
 
  靳保芳:线切全年满负荷生产,保证了晶龙有活干、有钱赚,能继续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市场危机时期,更应拼技术、拼成本。除了核心技术独步市场外,我们另一秘诀就是不断降低成本。截至4月份,硅片成本比去年又降了1毛钱。
 
  挖潜增效,全面推广先进工艺。譬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推广回收悬浮液切割工艺,不再购买新悬浮液,因为旧悬浮液要比新悬浮液价格每吨低4000多元;提高单晶硅棒的单刀切割长度,由去年的600毫米提高到现在的650毫米,使得在同等条件下切片出片率提高3%-4%。我们还围绕生产各个环节,在物料消耗上进行科技攻关,通过改进工艺、优化流程或试用新材料,降低消耗。改造设备实现生产升级,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方法。

  “坚持围绕前沿技术开展科技创新,以创新赢得新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笔者:未来技术创新向哪一方向努力,有何长远规划?
 
  靳保芳:坚持围绕前沿技术开展科技创新,以创新赢得新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既要立足当前、注重效益,又要放眼未来,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掌握几项能够在业内、在国家叫得响的重大技术成果。比如金刚石线切割技术将来肯定是一个发展方向,我们已经研发成功,年底将逐步推广。
 
  科技创新的探索永无止境,核心竞争力来自创新能力的持续保持。在硅片制造部线切车间,永远有一台线切机是用于技术革新的试验机,通过一步步摸索工艺,再一步步由小批量向大批量推广。
 
  笔者:核心竞争力来自创新能力,在技术创新方面晶龙又是如何做的?
 
  靳保芳:坚持自主创新打造核心技术。我们始终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把它看作企业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并确立“勇于创新,超越自我”的晶龙精神。晶龙创立以来,从规模、设备到人员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自主创新精神。自主创新精神一直引领着晶龙人不断走向卓越,超越自我。
 
  技术研发方向明确,创新能力可持续。晶澳是国内唯一一家参与到国际光伏技术路线图制定的主要光伏厂商,单晶硅要向大直径、高寿命的方向发展,硅片的努力方向是超薄、大直径、小角片。电池、组件向高效和可靠性发展。
 
  笔者:全产业链和规模生产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无关系,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企业规模越大、拥有的产业链越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
 
  靳保芳:市场寒冬中,光伏产品价格猛跌,甚至跌至低于成本价,很多光伏企业呈现了一个发展怪圈:产业链越全,就越赔钱;生产的产品越多,赔得越多,销售的越多,赔得越多。为什么全产业链、规模生产在市场低迷期没有竞争优势了?归根结底,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所独有的、其他人不具备并且也学不到的优势。盲目扩张求大求全,并不一定带来核心竞争力。市场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在多晶硅制造——— 拉晶——— 切片——— 太阳能电池片——— 太阳能组件——— 系统工程安装等这条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上,很多企业实现了规模生产,但每一个产业链条可能都不是市场中做得最好的,那么,一旦市场出现危机,很多企业都不能保证有一个产业链条能赢得市场。
 
  我们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全产业链,还在切片链条打造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即使硅片价格一降再降,仍能争取出盈利空间。危机时刻,核心竞争力能“保命”,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晶龙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靳保芳(右)在硅棒生产车间调查研究

  笔者: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光电转化率被人们称为光伏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晶龙是怎样努力摘取产业皇冠上明珠的?
 
  靳保芳:平均转换效率的绝对值上提高1个百分点,可使系统成本降低5%至7%。因此,如何提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一直以来都是光伏领域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晶龙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一直位居光伏行业前列,经过多次试验,晶龙技术研究人员摘取了产业皇冠上的这颗明珠。
 
  面对当前持续低迷的市场形势,晶龙更加专注于提升光电转换效率这一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致力于突破先进技术规模化生产的瓶颈。今年以来,为保证产品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晶澳太阳能公司投资1.2亿美元对产品研发及生产线给予升级改造。今年一季度开始,新产品MWT高效光伏电池正式投入量产,其多晶电池量产平均效率为18.1%,最高可达18.6%;单晶电池量产平均效率为19.6%,最高可达20%。目前,又新研发出两种多晶技术光转换率超过18%,三种单晶技术光转换率超过20%,并已有两款技术产品搬上生产线。
 
  就在8月份,晶澳“博秀”P型单晶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获得突破超20%,获得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独立认证,成为156P型单晶硅电池片的业界新标杆,并在未来6个月将此技术运用于高效电池及组件的规模化量产中。至此,晶澳太阳能公司的单、多晶电池转换效率均已超过光伏“国八条”里规定的20%及18%的准入门槛,成为业界翘楚。
 
  “为提高赢利能力,我们在市场方面,实现了战略重心大转移——— 由依赖欧洲传统市场,转移到尝试进军亚太、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笔者:除了技术领先和成本优势外,晶龙在开拓市场方面有何绝招?
 
  靳保芳:仅技术领先和成本优势,若产品无销路、没市场,企业就像釜底游鱼照样活不了。为提高赢利能力,我们在市场方面,实现了战略重心大转移——— 由依赖欧洲传统市场,转移到尝试进军亚太、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从上半年的统计看,我们的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占有量是全国光伏企业中最多的。据统计,2012年之前,晶澳太阳能公司44%以上的产品销往欧洲,目前已降至26%,而销往亚太地区的产品已超过50%。在保持欧美地区传统市场优势的同时,又成功抢滩亚太地区、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去年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1%。
 
  笔者:晶龙的战略重心为何要转移,为何由欧美地区转至亚太地区?
 
  靳保芳:据预测,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将达到35GW,较2012年增长14%左右,传统市场增量有限,但日本、中国、印度、东南亚、南美及非洲等大批新兴市场将快速增长。去年我国新增装机量达4.5GW,同比增长67%。
 
  没有先人一步的思考,就不可能掌握市场先机,要正确预测中长期市场走势。战略重心从欧洲转至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地区的新兴市场,是为应对瞬息万变市场提前进行的战略性布局。重新布局、抢占新兴市场已成晶龙走出光伏市场迷局的重要砝码。
 
  笔者:晶龙在亚太地区、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取得了哪些成绩?
 
  靳保芳:由于晶龙光伏组件产品始终保持领先市场同类产品5至10W的水平,中东非洲区刚挂牌成立一个月,便收获了首笔销售业绩,成功进入伊朗市场,叩开中东市场大门。之后,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市场被打开,为北非地区规模最大的地面光伏电站提供2MW光伏组件……基本实现在中东及非洲市场的布局。在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韩国、泰国、印度等市场表现不俗,在日本市场表现得更为优异,打入其最难进入的住宅屋顶市场。成功开拓的日本市场,不仅转变了晶龙过去组件赔钱的局面,而且利润相当可观。今年1-6月份,就有近200兆瓦高效能的单晶硅组件销往了日本,订单情况超过预期,居国内首位。
 
  国内光伏项目,也不断接获大订单,喜讯连连。晶龙开拓的台湾市场,目前已拥有十几家客户,合作关系良好。晶澳中标三峡新能源40MW光伏电站建设项目,还分别与中广核太阳能开发公司(CGN)和中国电力投资公司(CPI)签订协议并交付组件,用于青海和新疆的光伏电站项目。
 
  笔者:晶龙靠什么成功抢滩包括中东、非洲在内的新兴市场,并在这些新兴市场“遍地开花”?在开拓市场方面,晶龙有何具体措施?
 
  靳保芳:产品质量超客户需求,靠品质“攻城略地”。晶龙建立了质量全追溯体系,通过来料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成品质量控制和出厂检测,率先提出让产品质量始终高于客户需求,赢得了客户青睐。面向国际市场,晶龙集团坚持质量对标国际高端,在质量上永争第一。必须要领先于其他企业,要超过客户要求的标准,重视每一个哪怕是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细节,为客户提供质量一流的产品。
 
  调整市场战略,完善销售架构。国际市场方面,为开发市场而成立亚太区、欧洲区、美洲区、中东非洲区4支国际销售团队,被称为晶龙国际营销的“四驾马车”;国内方面,成立中国区组件业务部和北京办事处,与电池业务部,系统工程公司一起构成国内市场开拓的生力军,积极与国内主要新能源发电企业进行业务洽谈合作。此外,还成立外包部,作为应对“双反”的补充,销售架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目前,一线销售人员达108人,后台支持人员29人,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逐步提高,为大规模开展业务做好了准备。

  晶龙科技中心

  笔者:晶龙成功抢滩新兴市场,与其市场定位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吧?
 
  靳保芳:是的。晶龙持续紧跟市场走,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几年前,光伏市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再是卖方市场,话语权也跑到了买方手中。次品都能卖掉的市场好形势早已一去不复返,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生产出市场最需要的产品,不能站在市场的前沿,那就会处于一种被动局面。因此,必须瞄准市场,不但瞄准当前市场,更要瞄准未来市场。
 
  经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6寸和6.5寸的产品正在逐渐被市场淘汰,准确判断出8寸的单晶硅片将成为单晶硅片市场的主流产品,于是全面铺开生产8寸以上的单晶硅片产品。 同时还逐步提高单晶直角片的生产比重。因直角单晶硅片可增加硅片面积,提高电池片的光照面积,从而提高硅片的单位面积转换效率。尽管8寸的单晶直角硅片成本要比6.5寸高7%,但其售价比6.5寸要高10%左右,使得企业利润增加3%。目前,晶龙的8寸单晶硅片已占生产比重的80%以上,并将进一步提高。
 
  笔者:中欧光伏战达成“友好”解决方案,晶龙能否巩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靳保芳:7月2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经过谈判,中国与欧盟就光伏贸易争端已达成“友好”解决方案。价格承诺协议达成后,94家国内光伏企业可获得中欧价格承诺中对欧洲市场7吉瓦的出口配额,晶龙便是其中之一。对向欧盟出口比重较高的晶龙而言,中欧“价格承诺”实属重大行业利好,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向欧盟出口的市场份额。
 
  笔者:近日,继18个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建设项目批建后,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标准将由每千瓦时0.35元提高到0.42元。面对国内这些产业利好,晶龙是否已经未雨绸缪,是否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
 
  靳保芳:是的,在分布式光伏发电方面,晶龙早已做好准备。今年以来,石家庄、保定、邯郸、衡水等地都出现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家庭,还有一些企业和家庭正在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政策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支持,民间电站投资值得期待,种种市场变化的迹象和政策走向预示着:中国即将成为未来潜力最大的光伏市场。
 
  面对这一新动向,晶龙加快了完善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对接产品和服务的步伐,在邢台建成河北最大的2MW单体屋顶电站,已并网投入使用。此外,晶龙还计划在我省开发3个共计3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即投资自建电站。这三个自建电站分别坐落于邢台市的临城县、内丘县和邢台县域内不易利用的荒冈薄地上,项目容量均为100兆瓦。目前,省发改委已批准晶澳在临城县自建电站项目的第一期50兆瓦项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