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强可替代性是光伏陷入独特困局主因

   2013-11-27 中国能源报8820
核心提示:自今年7月,国家光伏行业一直处于政策频发的状态。数月过去了,光伏终端发电市场开始升温,尤其是集中在西北地区的地面电站建设加快,然

自今年7月,国家光伏行业一直处于政策频发的状态。数月过去了,光伏终端发电市场开始升温,尤其是集中在西北地区的地面电站建设加快,然而东、中部地区的分布式发电建设的推进依旧困难重重,整个光伏产业尚未能摆脱困境。

回首往昔峥嵘岁月,光伏产业的兴衰反转如此之快,着实令人唏嘘不已。不禁要问:同样作为现代新兴产业,诸如IT、通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乃至既往的几乎所有制造业,诸如电视机,空调,汽车,手机等,为何这些产业能逐步扩大市场需求,脱离补贴依赖,实现自我给养的良性发展,而光伏产业却总处在需求尤其是内需不足,依靠补贴的状态,并在发展到几乎极盛的时候陡然调转直下呢?光伏产业困局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呢?

首当其冲被想到的往往是产能过剩问题。诚然,目前国内的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尤其是多晶硅,但市场经济本来就是过剩经济,只有过剩才能实现参与者之间的优胜劣汰并最终促使产业不断升级发展,生产能力的优化整合是促使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必要环节,因此产能过剩并非光伏产业困局的独特之处。

其次,是光伏发电的高成本问题。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尚不成熟,与传统能源发电相比成本依然过高。然而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不断积累技术和资本以降低成本的过程,从而实现从弱小到强大的华丽转身,因此暂时的高成本也并非光伏产业困局的独特之处。

纵观一个产业的发展史,其产品的出现是因为现时需求的可能,其壮大的推力则有赖于需求的扩大,并且产品对需求应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或者需求弹性较小。若再辅之以产品成本的不断下降,技术门槛的逐步降低,则随着该产业暴利的消失,产品必然迅速普及,市场实现充分竞争,产业实现良性积累和发展,典型案例如PC机、互联网、汽车、手机等等。由此可见,光伏产业困局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其目前所具有的强可替代性。

造成这种强可替代性的原因可归纳为三点:首先是价格上的劣势。相比传统能源电力,光伏发电的价格均处于明显劣势,这使其对消费者而言具有较低的效用水平;二是需求上的公共属性。光伏发电的出现并非由于现时需求的可能,而是出于环境保护、能源替代的公共需求,其所带来的正外部性更多地是着眼于社会的未来长期发展。面对这种需求,消费者的搭便车心理让人们更多地期望公共投入,而非自掏腰包;第三点也是最特殊的一点,即“微观福利”上的缺失。这里的“微观福利”是指新产品能给人们带来的新体验,新享受或者新便利。无论PC机,互联网,汽车,手机,当其处于新产品阶段时,甫一亮相,就会带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新的“福利”,伴随着有口皆碑的扩散效应,新产品快速累积人气,形成新的需求。而光伏发电并不能给人们带来这样的“福利”,其最终产品仍然是电力,在实用功能上与传统能源电力别无二致。这极大地削弱了其对人们的吸引力,人们对使用光伏发电缺乏在现有价格条件下的有效需求,其市场的开拓和培育也就异常艰难。正是由于以上三点综合作用所导致的强可替代性,且第三点尤其难以破解,光伏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政府补贴的庇佑之下,等待价格劣势的逐渐平衡。

针对上述独特困局,光伏产业如何突出重围,破茧新生?显然在第二点和第三点上。由于光伏发电需求上的公共属性和“微观福利”上的缺失,其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必须是政府,只有政府才能采取综合性的强有力的经济、行政扶持政策和规范政策,来平衡电网、资金、建筑物、投资、技术等各市场主体的正常利益,发挥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作用,以聚集资源,持续推进光伏发电建设,特别是推进难度较大的分布式发电建设。近两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遭到日益严重的雾霾侵害,严肃而明确地演示和注解着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公共需求特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高了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强调程度。我们坚信,政府一定会肩负起协调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创造美好生态环境的责任,促使能源消费结构由传统能源向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倾斜,将广泛使用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公共需求行为转化为社会个体能够感受到的“微观福利”。可以预见,虽然突围光伏产业困局,推进光伏发电应用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作者系江苏(泰州)新能源产业园园区招商局局长助理、光学博士)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