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光伏应用市场需要发展路线图

   2014-03-10 太阳能发电杂志8260
核心提示:这样一个路线图,可以给予行业内所有参与者以预期,更利于其随行就市调整自身发展策略,也更利于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行业发展也将因此更

这样一个路线图,可以给予行业内所有参与者以预期,更利于其随行就市调整自身发展策略,也更利于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行业发展也将因此更有可能变得有序。而不是如今这样,落入传统产业的管控窠臼,陷入越是管控却越是过剩的悖论局面

2013年,中国光伏应用市场迎来了超预期的爆发,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达到了创记录的11.3吉瓦,较2012年3.5吉瓦的装机规模大副增长了约3.2倍。

虽然,相对于上游庞大的产能而言,这一应用规模还远远不够,但对仍处于示范阶段的光伏发电应用来讲,如此增幅已可堪称“大跃进”了。

毋庸置疑,无论是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还是在气候问题已成为国际地缘政治博弈核心议题背景下出于国家形象以及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战略考量中国对清洁能源的利用以及清洁发展的需求,都只会越来越迫切。已日渐成为清洁能源领头羊的光伏发电,完全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快速启动,乃至“大跃进”式爆发,就外部环境而言,毫不为过,甚至略显延后与迟缓。

不过,如果立足于光伏产业自身的发展实际来看,此刻却仍难免疑问,如此快速的下游市场发展节奏背后,理由究竟是什么?

是由于上游庞大产能的消化压力?还是基于技术和利用模式成熟带来的市场需求集中爆发?

对于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这是一个在产业宏观管理层面上至关重要的逻辑问题。

有些遗憾的是,如今看来,这一逻辑在某种程度上或已被颠倒了。

近几年来,光伏制造业的发展曲线宛若过山车游戏,起伏非常巨大。兴起时,一马平川、狂飙突进;衰落时,则血流成河、遍地荒冢;且屡屡如是反复。

或许,这与光伏发电仍处于试用初期有关。由于这种尝试性推广的效果难以预估,也由于光伏的技术特点与传统电力传输通道不够匹配,无论是物理的并网,还是思想的衔接,都是新课题,都需要时间突破,再加上还涉及政府补贴财力的承受问题。因此,对这种试用期的市场规模进行规划和控制,本身就是个难题。

或也正是因此,对于此一发展阶段的光伏应用市场的管理,几乎全球各主要光伏应用大国都采取了一边鼓励发展一边控制调整的策略。这种灵活的管理策略,无疑对光伏应用如今在全球遍地开花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可吊诡的是,却也正是这种边鼓励边控制的策略形成的诸多不确定性,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整个产业的无序发展,并由此给许多投资者带来了伤害。

自产业化以来,光伏制造企业似乎一直都难以摆脱“大,然后死”的恶性循环。个中原委,除了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外,不得不说也与这种产业管控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对于一个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特别是技术尚未定型、仍在不断进化的产业而言,在没有探索出其基本发展规律之前,无论哪种管理模式,都有可能对其自由发展形成制约。

但对于光伏这样一个仍需财政补贴才能生存的行业来讲,不予管控,显然也并不现实。只是,究竟该如何管控,才更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从商业的基本逻辑来看,任何商品,都只有存在市场需求,生产出来才有意义,也才可能在供需交换中实现自身价值。

光伏产品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由于光伏的成本尚高,短期内仍需要通过财政补贴的手段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以最终实现其市场化发展的目标。

因此,基于需求决定供应的基本商业逻辑,只有在一种可预期的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下,上游制造业的扩张才不会集体非理性。

由是,如果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管控的话,则应该是首先设计、规划出市场需求规模, 也就是到底打算在多大的范围内推广试用—— 这也可以依据财力或者与传统能源的占比来规划,可分阶段实施,并根据阶段实施情况调整整体目标和计划。

简单的说,也就是规划出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路线图,这对于产业的有序发展至关重要。这样一个路线图,可以给予行业内所有参与者以预期,更利于其随行就市调整自身发展策略,也更利于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行业发展也将因此更有可能变得有序。而不是如今这样,落入传统产业的管控窠臼,陷入越是管控却越是过剩的悖论局面。

客观而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尚有诸多基础建设缺失,特别是行业标准、电网基础配套以及并网软环境等,这也正是造成2013年下半年西北数百家电站集中抢建但却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无法并网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此,事前的整体设计与规划,或曰顶层设计——包括根据资源和基础设施能力对装机总容量的规划、电网配套的规划与建设、并网环境改善以及电力输送的事先计划——才更为重要。

不然,随着装机容量规划一再上调而来的,或将是这个产业更大规模的无序,不仅此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得不到有效化解,下游电站市场或也会步其后尘遭遇“过剩”窘境。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针对光伏下游应用市场发展规模与发展节奏的规划,左右着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的确要考虑上游产能的消纳难题,但却更需要跳出这一难题的左右和影响,而基于清洁发展的宏观需求和光伏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立场,方可有效规范行业的发展秩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