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起公司债违约案成为中国金融发展史上一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时刻,但分析师认为不大可能由此引发席卷全国的违约潮。
上周五,超日太阳能(Chaori Solar)由于无法支付利息,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债券违约的公司。有些人担心超日违约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投资者干脆退出债券市场,从而引发流动性紧张或者信贷紧缩。
然而,国内债券市场一向将不会出现违约视为惯例。投资级债券的平均收益率今年以来有所下跌,而低评级信贷和高评级信贷之间的利差过去6个月以来一直在稳步扩大——这表明投资者已开始重新定价风险。
许多分析师认为,超日违约并非是对信贷市场敲响的一记警钟,而是中国当局在探索如何减轻某些行业产能过剩状况时放飞的一只试探气球。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的李国宜(Christopher Lee)说:“政府试图向市场释放投资有风险的信号。他们在这么做时是小心谨慎的。超日规模这么小,况且也处于困境之中,即便违约也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冲击。”
以前,地方政府多次对即将无法偿还债券或信托贷款的企业进行救助。今年1月,一只备受瞩目的信托产品得到身份不详的第三方的联合救助,分析师表示,该结局显示出了相关投资者的政治影响力。在另一些情况下,促使地方当局插手的原因在于害怕违约将有损地方官员仕途,而且破产企业大规模解雇员工可能损害经济。
结果,投资者经常认为债券和信托产品得到政府的隐性担保,这也对2009年以来中国快速的信贷增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层已表示希望改变这一模式。对他们而言,超日可能是一个绝佳的实验对象。该公司为私人公司,仅有1500名员工,归上海市政府监管,后者被认为是较进步的地方政府之一。违约的超日债券——还款付息总额约为1.6亿美元——去年7月最后交易时价格仅略高于其面值的一半,这意味着投资者已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了违约的可能性。
花旗(Citi)经济学家丁爽说,上海市政府有足够财力救助超日,但也“明白施救并非执行市场纪律的正确方式”,尤其在其寻求成为一个全球金融中心之际。他补充称,未来是否会发生更多违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地方政府的心态”,不同违约案的处置方式将依具体情况而定。
也有人认为,超日债违约只是一起孤立事件,不管是对投资者看待风险的方式,还是对地方政府处理有财务问题的公司的方式,都影响有限。
银河证券(China Galaxy Securities)首席策略师孙建波说:“这是一家私营企业,其债券没有担保。这起违约案只反映出一个特定行业中一个特定公司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不会导致更多信贷违约的连锁反应。信贷风险会增加,也会波及更广领域,但这不是超日违约所导致的。”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