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密集的光伏支持政策之后,参加今年两会的光伏企业代表委员呼吁更多政策要落实、落地。
其中融资难是最为关注的问题。所谓融资难,主要存在于国家正在推动的分布式电站建设上。此前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是“金太阳”工程,以装机发放补贴,新的政策转变为发电量补贴。此外,并网难、政策落地和中央地方政策差异都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障碍。
分布式电站落地难题
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光伏行业回暖,新一轮光伏电站投资热潮兴起,各行各业都争先恐后到西部“圈地”建电站。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8吉瓦,地面光伏电站为主,分布式电站仅占33%。
但按照政策方向,分布式光伏发电才是主要方向。国家能源局明确,2014年我国光伏项目建设规模为14吉瓦,分布式占60%,主要向东部有补贴和电价较高地区倾斜,分布式超过8吉瓦。
晶科能源首席执行官陈康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分布式光伏面临一些困难,项目无法获得融资。具体而言,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规模小,面向多个业主,项目产权、收益纠纷及企业破产等因素导致电费收缴难。
高效屋顶资源紧俏也是一直存在的问题。高效屋顶资源是指实际屋顶发电占比业主总用电量的比值较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只有建在电价较高、工业较集中的地方才有意义,但这种屋顶资源非常紧缺。
陈康平认为,城市高楼并不适合建分布式光伏电站,公共建筑和大型厂房比较适于建设。但是屋顶业主有变更的风险,屋顶产权不清晰也成为光伏企业的担忧。
全国政协委员、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也提出了分布式光伏面临的问题。他认为,优先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导致项目结算涉及多个不同的相关利益主体,无形中增加了项目复杂程度与结算风险。
此外,中央政策在一些地方缺乏配套政策,各地建设光伏电站的申请审批流程差别很大,都造成具体项目无章可循。
多数企业融资难
全国政协委员、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分布式发电存在体制障碍和政策盲点,他的提案也涉及光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去年一系列光伏政策提及金融支持政策,要求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实行授信客户分类管理,避免光伏产业信贷政策“一刀切”,采取差异化授信政策,按照“有保有压”要求对不同类别客户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
国家开发银行还有一个名单,对一些企业授信,进行金融支持。有些光伏企业也通过自身渠道获得了一些授信。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银行贷款有两个问题,一是授信面窄,二是授信不意味着放贷。而且授信主要针对公司,分布式电站项目本身难以获得贷款。
陈康平认为,按照一般经验,分布式发电项目企业要承担至少20%的启动资金,近80%的资金需要市场融资支持,但多数银行对分布式发电保持观望态度。
银行主要是考虑到分布式电站项目的收益不确定、规划小、并网等风险,放贷非常谨慎。
李河君建议,要保障光伏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并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并建议银行尽早“落地”支持光伏产业的信贷政策。
陈康平则对本报记者透露,除了银行授信,公司因为财务状况良好,也通过发债等方式融资,并将电站项目集中在电力公司,从银行贷款。另外,今年还在考虑引入私募等投资机构,以获得支持业务发展的资金。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