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17日在海口喜来登酒店与海口市政府签署了“一期年产百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的投资协议后,曾一度被称为冀商首富的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今天在接受海南日报独家专访时不时地将“咱们海南”挂在嘴上,他说协议签署后意味着他又多了个身份:“正式成为了海南人。”
苗连生,于1998年成立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6月8日上午9时30分,苗连生成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第一个不系领带敲响上市钟的人。在2007胡润百富榜中,51岁的苗连生以140亿元财富跃居冀商首富。
早在1970年代初期,苗连生就开始与海南结缘。
当时他是一名部队战士,不止一次从广西被派赴海南执行任务。时隔近40年后,已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拓荒者的苗连生怀揣绿色能源之梦再次来到海南,意欲在这个阳光充沛的海岛建立“太阳能电力王国”。而此次的重返,他亦没有忘记守卫海岛的战士们,决定向西沙群岛驻军捐赠一套价值不菲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
从派出团队到海南进行前期考察,到谈判选址,再到7月17日正式签约,英利集团投资海南的行动只用了短短5个月, “这是英利集团除河北保定总部外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海南很重视也很支持,促使我们很快拍板”,苗连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海南的阳光太好,空气纯度太高,特别适合发展太阳能产业。”为了保证项目在明年5月如期投产,苗连生说他和的团队现在压力不小,有很多前期工作需要快马加鞭,丝毫不能懈怠。
上天把太阳赐予大地,我们就有义务将阳光转化为能源,造福人类。
英利集团是在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现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四大光伏产品生产商之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英利集团的进入,意味着海南光伏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1980年代苗连生从部队转业后便下海卖化妆品。1993年开始从日本进口散件组装太阳能霓虹灯后,苗连生便痴心发展太阳能产业。
“上天把太阳赐予大地,我们就有义务将阳光转化为能源,造福人类。”基于这样朴素的想法,苗连生义无反顾地成为中国太阳能产业的拓荒者,同时也开始了一段充满艰辛的创业道路。
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首次发现光伏效应,但一个世纪后人类才开始学会运用光能,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当苗连生选择太阳能发电产业时距美国在加州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厂还只有10年。
太阳可以发电?当时无论是对中国政府官员还是对普通百姓,这都是一个认识盲区。再加之当时哈尔滨王洪成“导演”的名躁一时的水变油骗局开始被揭穿,更加剧了公众对太阳能发电的质疑。当他四处推广太阳能发电时,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老爷(河北方言,即太阳)能发电?胡说!”
1998年,我国政府终于开始关注太阳能发电,拟建第一套3兆瓦多晶硅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这让苗连生看到了第一线曙光。
可当时由于太阳能产业发展前景尚不明朗,加之受政策因素制约,令不少人对这一新能源项目望而却步。在合作伙伴退出的情况下,苗连生毅然逆势而上,争取到了这个项目的批复,成为中国太阳能产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个示范项目在克服了资金短缺等种种困难于2003年通过国家验收建成投产后,却无人喝彩。苗连生不得不背着电池板四处奔波推广,在展会上乏人问津,拿不到订单上门推销又屡遭拒绝。
连麦子都长得这么不容易,这么庞大一个产业要成长会不经历坎坷曲折吗?
“但我看好了这个产业,下定决心后就收不回来,”面对社会的不接受、不理解,苗连生说,他想起了北方大地上麦子的生长,10月份播种,刚长出嫩苗,便开始接受严冬的洗礼,冻得蔫蔫的直至次年开春才能苏醒。“你看,连麦子都长得这么不容易,这么大一个产业要成长会不经历坎坷曲折吗?”苗连生告诉记者,当年他下得最多的功夫是“扫盲”,帮助人们认识和接受太阳能发电。
随着传统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人类加快了对可再生能源探索的脚步,尤其是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太阳能等绿色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最有前瞻意识的当数日本,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太阳能电池发电补助奖励办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苗连生开始改变策略,意识到国际市场才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拉动力。2004年,苗连生从德国南部重镇慕尼黑起步,率先启动德国市场,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场紧随其后。面对在欧洲骤然兴起的太阳能组件抢购风潮,苗连生果断选择以足球运动树立英利在欧洲市场的品牌形象,因为“欧洲人爱足球胜过爱老婆”,英利先后为2006年德国凯泽斯劳滕的世界杯球场的光伏发电工程提供组件,并赞助西甲球队,他骄傲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我们在欧洲名气很大。”
就在苗连生赢得欧洲市场的同时,他开始启动海外上市融资,争分夺秒抢上二期和三期扩产工程。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6月8日,在美国各大城市完成了百多场路演的英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