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中概股财务造假丑闻等事件影响,自2010年最后一批中国光伏企业掀赴美上市热潮后就几乎再也没有类似的IPO案例出现。这一局面可能即将发生改变。
中盛新能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佘海峰近日证实,该公司即将启动赴美IPO。如果顺利的话,预计明年一季度正式登陆美股市场。考虑到此前一大批曾经辉煌的中概太阳能股如尚德电力、赛维LDK等纷纷陷入摘牌、暂停上市的尴尬境地,中盛新能源此番赴美有望为中概光伏股注入新鲜血液,沉寂已久的中概光伏板块乃至整个中国概念股都有望迎来一次真正的新陈代谢。
第二次转型
“现在我们正在做B轮的融资,准备拿3000万到3500万美金,这是为我们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发展提供一些‘子弹’。我们的目标是在4月份把这轮融资做完,一旦这轮融资做完,我们就开始启动IPO,准备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的流程,这个流程差不多要跑两到三个季度。”佘海峰说。
他表示,当前的光伏制造业就像生产苹果电脑的富士康一样,即便做得再好,也只能维持最多10%的毛利,未来也就是这样一个局面。对中盛而言同样面临这种情况。为此,在对整个形势做出判断后,公司进行了第二次转型。
“这次转型是一次主动的转型,我们现在整体运营还算不错,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从整个公司董事会、核心团队角度来说,还是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想在行业内创造一些价值。所以我们想转型,不想参与制造业传统红海的竞争。”佘海峰表示,所谓更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彻底把整个公司的重心专注于下游。
在他看来,做下游与以前不一样的是,不光是给别人提供解决方案,更希望去开发和投资电站。开发和投资电站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把下游的蛋糕做大,把全球的市场总量做大,而不是去分那一块蛋糕,“我们的竞争对手没有别人,就是自己,我们是和自己做竞争。”
“实际上我们是一个相对轻资产的公司,我们公司的主要价值是人和团队。能不能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不是看你是不是拥有庞大的固定资产或工厂,而是看你是否拥有很多的无形资产。这其中,项目融资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必须要在资本市场做IPO,必须要上市。上市后会有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在后面做电站开发和电站融资的时候可以比较轻松地做一级市场的融资,遇到不错的较大的项目就可以立刻启动。”佘海峰说。
三大关键词
佘海峰表示,在公司的第二次转型中存在着几个关键词:首先是全球。“我们着眼于全球,专注于全球任何一个有光伏发展前景的国家。我们前一段时间筛选了12个国家,我们迅速去占领这12个国家的市场,去完善或建立自己的开发团队,去开发电站。”佘海峰说。
至于第二个关键词在他看来是智能化。“我们希望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全球最好的。我一直以来坚信这样的一个观点,任何商业模式必须要以技术为支撑,如果只讲商业而没有技术,这种商业模式很快就会死掉。就像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腾讯也罢,谷歌也罢,甚至淘宝也罢,在起步阶段绝对不是只靠马云有个好的想法就能成功运营,一定是有技术作支撑才能做到今天。”
佘海峰认为,技术是一个门槛性的东西,如果没有技术,空谈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非常强调技术,我们现在也是中国唯一把整个研发集中在下游的光伏企业,不是去降低硅材料的成本,或者是提高电池转换效率,而是专注于下游怎样让电站整个系统更贴近客户的需求,怎样去降低每一度电的成本,怎样去做智能化和互联网结合的系统,让电站运营和维护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这是我们现在下游的重点研发方向。”
“第三个是整体解决方案。”佘海峰称,他个人提出整体解决方案要做到“端到端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获得土地到电站成功并网,再到电站未来健康运营的25年到30年期间,全程都需要公司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去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双赢。
转折在2014
到目前为止,中盛新能源的主要市场仍然在海外,但日益成长的国内应用市场已经成为佘海峰不敢忽视的一块“新”蛋糕。
“国内市场2014年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转折点,因为我们之前在国内市场做得不多,原因主要是国内政策不明朗,加上国内刚刚起步,整个行业氛围也不是特别好。”他表示,所谓氛围不好其实就是价格特别低,再加上政府对光伏的政策不稳定。但他认为,从2014年开始应该是个转型,政府对新能源、对光伏的支持力度会更大,这种支持最起码可以延续十年。同时,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中国光伏业的整个商业环境也越来越成熟,发展会越来越快。
不过,随着众多大型光伏企业开始进入电站领域,后者会否成为一个红海也成为各界质疑的方向。对此,佘海峰表示,这正是公司此次加速转型的根本问题所在。
“这个行业慢慢也会变成一个红海。这个趋势我们在国外已经看到了,基本上大型电站招标每次都是十几家企业。尽管做电站开发实际上不存在竞争,但做EPC的确存在,而且未来越来越容易成为红海。”佘海峰说。
对于选择在这一时点赴海外上市的原因,佘海峰表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信心开始复苏。其次,投资人越来越专业,开始对太阳能制造和电站开发商的估值予以区分,以英利和SolarCity为例,英利全球每年的销售量是SolarCity差不多接近50倍,但是市值只有SolarCity的1/10,这就是制造企业与做下游的整体智能化解决方案企业的价值所在。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