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赵刚:光伏大战几时休

   2014-06-10 科学时报6710
核心提示:6月3日,美国商务部再次发起对华光伏双反调查;次日,欧洲太阳能制造商联盟也不甘落后,向欧盟委员会控诉中国企业违背中欧达成的价格承诺
6月3日,美国商务部再次发起对华光伏“双反”调查;次日,欧洲太阳能制造商联盟也不甘落后,向欧盟委员会控诉中国企业违背中欧达成的“价格承诺”协定。而就在5月份,印度商务部通过援引美国、欧盟的调查证据,将中国对光伏产业的税收优惠视为国家干预行为;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这几家一唱一和、磨刀霍霍,重新将中国光伏产业逼入“四面楚歌”的险境,光伏大战硝烟再起。

回顾过去三年,中国的光伏产业成为众矢之的,被打上了倾销、不正当竞争的标签,遭到多国的围追堵截,战火从美国燃烧到欧洲,又弥漫到印度,并波及到整个世界。时至今日,围绕中国光伏产业“双反”的调查和制裁不仅没有逐步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此引发的大国贸易战的苗头也再次显现出来。

若就光伏大战本身而言,尽管中国的光伏产业因外部制裁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但并非全无出路,可能只是一个市场转移的问题。既然美国、欧洲和印度等市场走不通,那就转向日本、巴西、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以及国内市场,总有一席之地。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3年日本市场占据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量的24.63%,超过欧盟成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

若就光伏大战带来的效应而言,产生的后果却是影响深远的。一方面,光伏大战可能会引发示范效应,美国、欧盟和印度的先行做法,可能会被新兴市场群起效仿,从而彻底将中国的光伏企业挡在国内。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光伏大战可能会引发扩散效应,使得中国对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也遭到普遍的质疑,一旦“双反”调查的领域被扩大化,贸易摩擦力度将成倍增大,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将会变得举步维艰,国际贸易形势变得更加紧张。

从这个角度来讲,光伏大战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遇到外部阻力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各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期,都采取了包括税收优惠、补贴等在内的各类支持政策,只是伴随着产业逐步成熟,相关的税收优惠和补贴会逐渐削减。这种情况显然对于后发国家极为不利。为保护本土企业和促进当地就业,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双重标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需要以光伏产业为案例,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一方面深入研究各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以便在遭受外部指责时能够有充分的证据进行反驳;另一方面要全面学习国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做法,避免采用单一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

回到中国光伏产业,一个最新消息是,根据汉能控股集团与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最新发布的《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4》,2013年中国光伏市场新增装机容量为12吉瓦,同比增长了232%,接近欧洲新增装机容量总和。这说明,全球光伏市场正从以欧洲为核心区域逐步向亚洲转移,中国已超越德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光伏大战的主战场或将从国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欧美等国家仍可能继续发难。以印度市场为例。今年2月,美国向国际世贸组织提出申诉,抗议印度国家太阳能计划中要求的“印度制造”的规定,称后者涉嫌歧视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要求就此与印度展开磋商;印度则回应,《政府采购协议》允许国家豁免一些工程项目遵循非歧视原则的义务,美国也有类似的豁免规定,美国不该为阻碍印度经济发展提出不合理要求。

总体来看,光伏大战既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国家利益之间的竞争;既面向国内市场,也面向国际市场;既涉及技术的先进性,也涉及政策的严密性。只要各国存在利益争端,光伏大战就不会停止。对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一方面,中国要以保护国家利益为导向,帮助相关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重视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中国要不断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消除存在的政策漏洞,实现国内政策与国际规则的衔接,避免再次遭到类似于“双反”调查的不公平待遇。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