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新能源网-新能源行业媒体领跑者,聚焦光伏、储能、风电、氢能行业。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中国光伏企业空前恶战:面临二次双反调查

   2014-06-16 中国经营报叶文添13380
核心提示:坏消息接踵而来。6月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裁结果,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行为,在初裁中,两家强制应诉企业税率分别为

坏消息接踵而来。

6月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裁结果,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行为,在初裁中,两家强制应诉企业税率分别为35.21%和18.56%,其他中国企业税率为26.89%。在反补贴初裁之后,美国商务部还将在7月28日公布反倾销初裁结果。

这已是继2012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关税后,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第二次“双反”调查。

与此同时,欧洲也开始借机再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发难。在最坏的情况下,欧盟和中国生产商在2013年签署的反倾销协议将可能失效。

2014年以来,光伏行业逐渐走出低谷,中国光伏企业财报开始从惨淡走向盈利。此时,欧美光(31.17, 0.32, 1.02%)伏厂商却相继发难,意在对中国企业进行围追堵截,中国光伏企业正面临一场空前恶战。

外患:市场壁垒或更坚硬

这两年,我国光伏企业在海外市场屡经磨难。

在2012年中美双反之战以对中国企业电池原产地限制等落下帷幕,2013年中欧双反之争以对中国实行配额制尘埃落定之后,2014年风波再起。

2014年1月,德国光伏企业SolarWorld在美分公司再次向美国提起申请,要求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第二次“双反”调查,美国商务部当月就应声启动。

航禹太阳能执行董事丁文磊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2012年美国对华双反规定了电池片原产地决定组件的原产地后,国内主流厂商出口美国的组件大部分开始采用台湾电池,这也使得台湾的新日光等电池生产商在2013年的利润翻番。台湾出口剧增,而内地的电池产能开工率则不足70%。

与此同时,另据丁文磊透露,2013年,欧盟给予中国光伏企业的配额制额度是7GW,但这个额度国内企业根本就没用完,实际上只用了五六GW。“因为,规定中国企业出口欧盟最低价是0.56欧元,但韩国产品比我们低15%,马来西亚的比我们低5%,因为价格被定死了,我国的产品就难以正常与其他国家去竞争了。”

而这一次的打击面或许更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孙广彬向本报记者表示,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美国的双反主要针对的是采购台湾和其他第三国电池在中国大陆组装的组件,这彻底封住了中国企业出口美国的路径。

“去年,我国产品有20%出口美国,约有3GW左右,这条路要是堵死了,对国内一些企业影响很大,更关键的是,北美市场的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中国、欧洲之外的第三大市场,预计今年北美的装机量将突破7GW。如果美国市场进不去,就意味着我们丧失了在这个地区未来的主导权。”丁文磊说。

内忧:投资热潮或难持续

随着中国企业在欧美市场的碰壁,国内已成为重要的新兴市场,但目前而言仍然问题颇多。

在丁文磊看来,2014年以来,因为双反调查,国内出口美国的光伏组件日益减少,由此空出来3GW的量需要分摊到其他市场。2013年日本的安装量在5GW,其中中国进口的就占了两三个GW,市场容量基本已满。而欧盟由于配额制也无法消纳更多,非洲市场和南美等市场刚刚开始启动,更无法吸收这3GW,因此主要希望就落在了国内市场。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国内市场的安装大约在8~10GW之间,但其中拖欠补贴和弃电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因为要层层审核,有的投资光伏电站的企业补贴被拖欠一年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而有的西部地区电站虽然建好了,但电网负荷不了,或者电力公司没有能力收购,因此弃电率达90%,一些投资电站的企业获得的收益甚至连差旅费也不够。”

阿特斯阳光电力CEO瞿晓铧就对本报记者表示,该公司目前的电站投资重点还是加拿大等海外地区,国内还不是重点。“在海外市场,从电站的融资、建设和销售都有一整套成熟的流程和方法,而且都能卖上好价钱,比如在加拿大,电站的最后收购人基本上都是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

前述江苏光伏企业高管也表示,在国外投资光伏电站的融资成本在4%左右,日本则更低在2%左右,而国内由于各种复杂问题导致融资成本高昂。“现在很多企业在国内投资做光伏电站只是为了冲销售业绩,很难从中获利,如果这个情况不改变,国内这股电站的建设热潮难以持续。”

对策:双赢还是双输?

海外建厂和开拓新兴市场是我国光伏企业应对欧美双反的主要方法。

一位前无锡尚德高管透露,在2013年之前,该公司在美国市场一度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但大部分组件仍是依靠国内市场供应。在2012年美国双反以后,该公司便开始采购台湾电池以避开贸易壁垒。“海外建厂看着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难以行得通。”


配套设施和原材料供应是严峻的挑战。在上述人士看来,目前为止,很多企业的海外建厂尝试都不能称得上成功。“因为光伏是一个需要上下游密切配合的产业,我们可以把工厂建在美国来规避这些贸易规则,但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将居高不下,难以在市场上获得竞争力,而若是建造在非洲等国家,且不说政治风险,还基本没有像样的配套设施,而且原料还要从中国绕上半个地球运过来。”

“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分散风险,开拓更多的市场。”上述人士说。资料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洲的占比已从最高值的70%左右降至30.26%,亚洲市场取而代之,占比高达44.78%,而2014年1到2月,欧洲的出口已减至22.56%。

瞿晓铧则向记者表示,2012年以来,欧美对中国光伏的双反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也拖累了本国光伏市场的发展。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的报告,受欧盟“双反”影响,欧盟2013年的全年安装量比年初预测下降了16%。“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可以妥善解决两国贸易纠纷,双赢而不是双输。”

有光伏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说,机电商会一位领导已准备近日赴美国,与美国商务部进行谈判,来表达中国企业的诉求。据悉,2014年12月11日,美国商务部将公布反倾销、反补贴终裁,2015年1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最终裁定是否征税。未来成败几何,这对于中国的光伏企业来说仍是未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强榜单全面开启【申报入口】 2024第二届中国BIPV产业领跑者论坛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